苏台

阖闾门外草如霜,到此踌躇欲断肠。

红阵教成人已去,黄池会罢事堪伤。

将雏野鹿衔枯荠,挟子宫乌噪夕阳。

越蠡扁舟漭无所,五湖风浪白茫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阖闾城门外草已结霜,来到此处内心悲痛欲断肠。
红色的战场已不再有他,黄池之会后令人感伤无比。
母鹿带着幼崽寻找枯萎的荠菜,宫中的乌鸦在夕阳下发出嘈杂声。
越地的船只在茫茫湖面漂泊无依,五湖之上风浪滔滔一片白茫茫。

注释

阖闾门:指阖闾城门,古代吴国的都城。
草如霜:形容草木枯黄,像霜一样。
踌躇:犹豫不决,心神不定。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红阵:比喻战争或战场。
成人已去:指重要人物已经离去。
黄池会:古代诸侯会盟的典故,这里可能暗示政治事件。
事堪伤:事情令人感到悲伤。
将雏:带领幼崽。
野鹿:野生的鹿。
枯荠:干枯的荠菜。
宫乌:宫廷中的乌鸦。
越蠡:越地的船只,蠡指古代的一种小船。
漭无所:广阔无边的样子。
五湖:泛指大湖,古代传说中有五个相连的大湖。
白茫茫:形容湖面风浪大,水色浑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愁、怀念旧友的情景。开篇“阖闾门外草如霜”即设定了一个秋意浓重的环境,草木凋零,给人以萧瑟之感。紧接着“到此踌躇欲断肠”表达了诗人在特定地点的复杂情感,似乎每一步都充满了难以割舍的情愫。

“红阵教成人已去”,这里的“红阵”可能指的是军队或是战乱,"成人已去"则透露出一段往事已经成为过去,人去场空,令人感慨。接着“黄池会罢事堪伤”中的“黄池”很可能是某个具体的地方名称,而“会罢事堪伤”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

诗中间两句“将雏野鹿衔枯荠,挟子宫乌噪夕阳”,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秋末景象。鹿在野外啃食干枯的水草,乌鸦在废弃的宫殿中叫嚷着迎接傍晚的到来。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也烘托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寂。

最后,“越蠡扁舟漭无所,五湖风浪白茫茫”则描绘了一种漂泊无依的情怀。"越蠡扁舟"指的是简陋的小船,而“漭无所”则表达了没有方向,没有归宿的感觉。"五湖风浪白茫茫"则更增添了一种无边际的寂寞和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沉的离愁与对过往美好的追念,以及面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苏台怀古

灵岩寺古树森罗,满目兴亡落逝波。

越相舟中西子去,楚王宫里北人过。

歌台日暖游麋鹿,禁苑风高走骆驼。

却羡老僧无一事,自携瓶锡入烟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邳州

身如传舍任西东,夜榻荒邮四壁空。

乡梦渐生灯影外,客愁多在雨声中。

淮南火后居民少,河北兵前战鼓雄。

万里别离心正苦,帛书何日寄归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京口野望

傍岸人家插酒旗,受降城下客行稀。

南徐白昼虎成阵,北固黄昏鸦打围。

乱后江山元历历,愁边杨柳极依依。

棹歌渔子无些事,网得时鱼换酒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函谷关

西风吹我度函关,古壑泉声静自閒。

老子骑牛沙上去,仙人化鹤苑中还。

断崖木脱悬残日,绝域云横失好山。

旧说度关珠履客,一声鸡唱翠微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