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寻得故年香翠团,共将真赏倚阑干。
几随白日飞仙变,半为今朝宝黑乾。
光冷未粘春物笑,影疏来趁月华看。
江南秋景犹繁剧,赖此一襟风月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继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珍视,以及他对于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中“寻得故年香翠团”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昔日美好的回忆和重逢,这里面的“香翠团”指的是过去与友人共享的愉悦时光。而“共将真赏倚阑干”,则是说与朋友一起领略那份真挚的情感,依靠栏杆静赏。
接着,“几随白日飞仙变,半为今朝宝黑乾”两句,诗人通过对比昼夜的变化,表达了时间流转和个人境遇的变迁。这里“几随白日飞仙变”指的是在白天里似乎能与仙境相通,而“半为今朝宝黑乾”则是说在夜晚,这份珍贵的情感就像宝石一样被保存。
诗中的“光冷未粘春物笑,影疏来趁月华看”两句,描绘了春日的景象,其中“光冷未粘春物笑”表达了春天阳光温和而不强烈的情景,而“影疏来趁月华看”则是说在夜晚,随着月亮的出现,投下清晰的影子。
最后,“江南秋景犹繁剧,赖此一襟风月寒。”两句,诗人通过对江南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份美好自然景物的依恋之情。这里“江南秋景犹繁剧”指的是江南地区在秋季依然繁华美丽,而“赖此一襟风月寒”则是说诗人依靠着这份自然赋予的情感,感受到了清冷而美好的秋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昔日情感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记忆的珍视,以及他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美好时光的享受与赞美。
不详
又字道正,“翛然子”。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天师、、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万物纷然在,浑沦声不流。
昔人弦上取,今我意中求。
水激崖边石,风高岛上秋。
相看得真乐,天地共优游。
长年京国甚羁囚,丘壑归来始自由。
流水有声如共语,闲云无迹可同游。
猿依松影看丹灶,鹤与芦花入钓舟。
如此栖迟良不恶,红尘何事辱鸣驺。
七夕风光岂易阑,一年一度巧相干。
不惊高处流星过,尽向今宵仰面看。
花月有情天阙冷,胭山随分酒杯寒。
从兹肃肃秋阴后,却恐衣衾未复单。
独坐空庐静可知,江城意味岂如斯。
君看凤实初成处,自称蟾华欲妙时。
酒兴愿同云叟乐,风尘无取庆宗诗。
山中林壑虚明境,不得归吟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