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通伯先生山水画

乾坤万物吾一体,此意人间几山水。

平生画者知未知,一幅烟云春万里。

苍然蔚然神莫涯,动者植者妙何拟。

平溪欲静苍天留,白云忽散青山起。

世人看尽只是画,眼底谁能会斯理。

惧庵天挺观物豪,天地斯人能有几。

鸢飞鱼跃忽满前,正契吾心妙斯旨。

三十六宫遍挂之,一日一宫春煦煦。

明月天心舞邵雍,春草庭前梦周子。

先生不鄙痴老翁,持向定山拈一语。

老翁高坐溪云亭,春在千岩正红紫。

笑将此画聊捲之,更与先生看真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名为《题通伯先生山水画》。诗中以“乾坤万物吾一体”开篇,表达了宇宙万物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接着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诗人通过“平生画者知未知”表达了对画家技艺的赞叹,同时也提出了对艺术作品深层含义的思考。

“苍然蔚然神莫涯,动者植者妙何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水画中的动态与静态之美,强调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接下来,“平溪欲静苍天留,白云忽散青山起”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活力。

“世人看尽只是画,眼底谁能会斯理”这两句,揭示了人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的艺术形式,而忽视了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艺术作品深层意义的追求和探索。

“惧庵天挺观物豪,天地斯人能有几”赞扬了画家的独特才华和对自然的深刻洞察。接下来,“鸢飞鱼跃忽满前,正契吾心妙斯旨”则表达了画家的作品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共鸣,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最后,“三十六宫遍挂之,一日一宫春煦煦”、“明月天心舞邵雍,春草庭前梦周子”、“先生不鄙痴老翁,持向定山拈一语”、“老翁高坐溪云亭,春在千岩正红紫”、“笑将此画聊捲之,更与先生看真此”等诗句,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展现了诗人与画家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艺术作品的共同欣赏与深入探讨。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山水画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及艺术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075)

庄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泉山为新安吴以魁作

结吾庐兮山麓,濯吾足兮泉央。

邈斯人兮何为,随吾道兮行藏。

知圣人兮在上,慕洗耳兮虞唐。

泉有鱼兮活活,山有木兮苍苍。

慨箕颍兮不见,聊自适兮徜徉。

如有我兮梦卜,胡斯世兮敢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松石歌为周礼作

老翁梦携东海来,袖中犹带鸿濛胎。

天蓬亭下一点缀,歘然散作三蓬莱。

中峰耸拔极天巧,旁有三峰更奇峭。

苏家父子俱下风,勾曲三茅犹老草。

层峦起伏意不穷,更从奇处著两松。

云烟几笔天几峰,天然李白金芙蓉。

老翁此手无他妙,能将松石供谈笑。

王维马远绝古今,老笔虽工犹未到。

老翁老翁须天生,前身只是松石精。

呵呵一醉白云里,笑将松石呼翁名。

老翁谓我假松石,但呼周礼名自实。

呜呼老翁言最直,乾坤梦幻人岂识。

狂夫此语休过劈,老翁作山假与真,我且向翁深一揖。

形式: 古风

祈晴有感为滁阳曾太守作

阴阳升降真何如,正蒙欲著吾无书。

胸中不饱龙眠马,老夫敢望张横渠。

环滁太守温如玉,古人黄宪今张黻。

祈晴大手西台文,千古为公刚一读。

空山破屋县青灯,天地至诚当果灵。

程氏遗书蠹鱼里,呼儿夜半寻金縢。

形式: 古风

马远画删去杨妹子题惧庵以余为俗

平生看画真模糊,一字不识之与无。

家藏古笔虽马远,两行细字其谁乎。

惧庵先生画中杰,一见心神便飞越。

凭陵大叫寻品题,俗眼谓余那认得。

九皋看马将无同,岂在牡牝玄黄中。

看画且须论画外,妇人软语徒匆匆。

牝鸡晨鸣家国丑,老夫此眼真俗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