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制奉祀述怀歌

巍巍至德充绵宇,翼翼宸心临兆庶。

覆育怀生动法天,讲求茂典皆师古。

协和神化踵唐尧,彬蔚颂声踰吉甫。

赫奕皇威振八荒,清夷王度绥中土。

丰年朝野正欢康,溢牒充图福纪祥。

睿圣继明恢大业,祯符锡祚降穹苍。

省方展寀宣邦职,登岱铭功举国章。

睢上埋牲专事地,汉唐故实存闻记。

精灵昭感果潜通,瑞应昭臻知所自。

飙羽光临神告彰,洪源肇启仙游暨。

濑乡旧壤辟珍词,款谒斋庄敦睿意。

谯都奏牍达彤庭,耆耋云趋共沥诚。

顺考皇仪尊妙道,再修盛节徇舆情。

声明文物当兴运,申命群儒究礼经。

秩秩德音咸布惠,穰穰景福必求成。

恭虔毖祠为斋久,企仰真风志克勤。

肃奉萧芗嘉荐备,广覃庆赐湛恩频。

式扬丕烈心弥洁,祗上鸿名道益伸。

将睹虞巡陪法从,幸同凫藻乐昌辰。

形式: 古风

翻译

崇高的德行充满天地,皇帝的心意关怀万民。
生育养育如同自然法则,研究经典都效仿古代。
和谐神化延续唐尧盛世,赞歌声名超过吉甫的诗篇。
辉煌的皇权震撼四方,清平的王道安抚国内。
丰收之年,朝野一片欢乐安康,福祉满载,吉祥满图。
睿智的君主继承光明大业,上天赐福,降临苍穹。
巡视四方,履行职责,泰山刻功,彰显国家荣誉。
睢水祭祀专为大地,汉唐传统铭记在心。
神灵感应显现在微妙之间,吉祥征兆清晰可见。
神明的光辉降临,显现出明确的启示,洪源开启,仙人游历。
古老的河川边,赞美之词丰富,虔诚拜谒,智慧深沉。
谯都的奏章直达皇宫,老少齐心,诚意满满。
遵循皇制,尊重大道,再次庆祝盛典,顺应民意。
弘扬文明,振兴文化,命令学者深入研究礼仪。
清晰的教诲普及恩惠,丰富的福祉必将实现。
长久斋戒,恭敬祭祀,期待真风,意志坚定。
精心准备祭祀,频繁施予厚恩,纯洁的心灵,道义更显。
弘扬伟大的功绩,道义更加纯粹,向上天献上尊贵的名字。
将见证虞舜般的巡狩,共享繁荣昌盛的时光。

注释

巍巍:崇高。
翼翼:谨慎、小心翼翼。
宸心:皇帝的心意。
兆庶:万民。
协和:和谐。
神化:神圣化。
睿圣:睿智的君主。
睿意:明智的意图。
彤庭:皇宫。
耆耋:老人。
萧芗:祭品的名称。
庆赐:庆祝和赏赐。
丕烈:伟大的功业。
虞巡:虞舜的巡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所作的《奉和御制奉祀述怀歌》,以歌功颂德的方式,表达了对皇帝崇高的敬仰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赞美。诗中通过描绘皇帝的至德、宸心,以及他遵循法天、师古的原则,展现了其治理国家的和谐与智慧。皇帝的威望如同日月照耀八荒,国内安宁,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祭祀活动体现了对天地祖先的尊重,以及对皇室传统的延续。诗中还提到皇帝的睿智决策,重视儒学,推行礼制,使得国家文化昌盛,百姓福祉满满。诗人表达出对皇帝的忠诚和期待,希望皇帝的美德能够发扬光大,国家在皇帝的领导下进入新的繁荣时期。整首诗语言华丽,情感深沉,充分展示了寇准作为臣子对皇家的敬仰和对盛世的期盼。

收录诗词(299)

寇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字:平仲
  • 籍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
  • 生卒年:961-1023

相关古诗词

述怀

吾家嗣儒业,奕世盛冠裳。

桂籍冠伦辈,天下知声光。

有才无其命,不得步玉堂。

余亦好古者,诗礼承馀芳。

赴义忘白刃,奋节凌秋霜。

垂衣遇圣主,射策遭时昌。

十九中高第,弱冠司国章。

棘寺陪法吏,奉使安殊方。

薄才难变俗,贱节惟勤王。

务简忽兴念,不觉心徬徨。

慈亲违万里,瘴雨悲南荒。

端居增浩叹,离恨销刚肠。

木落多异感,蝉鸣非故乡。

长思千万乘,奉职升周行。

步武亲玉陛,献纳肩忠良。

功成自高退,散发游沧浪。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春初夜书

水国淹留岁月空,云山东去阻千重。

欲令遥夜春愁薄,须赖黄醅腊酒浓。

南浦有潮舂栅锁,西窗无睡怯岩钟。

谁家几点畬田火,疑是残星挂远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春郊闲望

风骚高处谢知音,公退何妨纵野吟。

弱柳不能牵别恨,片云应念识闲心。

沙平古岸春潮急,门掩残阳暮草深。

凝望江皋动幽兴,数声钟磐出西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春晚书事

春尽江天景寂寥,思乡还共楚云遥。

林花经雨香犹在,堤柳无风絮自飘。

水国独惭临县邑,烟郊争合负渔樵。

青梅时节迟归计,且逐馀芳殢酒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