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书事

春尽江天景寂寥,思乡还共楚云遥。

林花经雨香犹在,堤柳无风絮自飘。

水国独惭临县邑,烟郊争合负渔樵。

青梅时节迟归计,且逐馀芳殢酒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春天已尽,江面天空景色空旷寂静,思乡之情与楚地的云雾一同遥远。
林中的花朵经过雨水滋润,香气依然存在;堤边的柳树在无风时,柳絮自然飘落。
身处水乡,我独自感到惭愧,因为临近县城,未能远离尘世;烟雾笼罩的郊外,人们都在忙碌于渔樵生活。
青梅成熟的季节,我计划迟归,暂且沉醉在剩余的芬芳中,借酒消愁。

注释

春尽:春天结束。
寂寥:空旷寂静。
楚云:楚地的云。
犹在:仍然存在。
无风:没有风。
水国:水乡。
临县邑:临近县城。
烟郊:烟雾笼罩的郊外。
负渔樵:从事渔樵生活。
迟归计:迟归的计划。
馀芳:剩余的芬芳。
殢酒瓢:借酒消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时江天景色的孤寂与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首句"春尽江天景寂寥",写出了春天逝去后,江面空旷,天色苍茫的景象,透露出淡淡的哀愁。次句"思乡还共楚云遥",诗人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寄托于远方的楚地云彩,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林花经雨香犹在,堤柳无风絮自飘",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雨后林花依然散发香气,而堤边柳絮在无声中飘落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感伤的氛围。诗人身处水乡,感叹自己作为官员,未能更好地融入民间生活,"水国独惭临县邑"流露出一丝自责和无奈。

尾联"青梅时节迟归计,且逐馀芳殢酒瓢",诗人借青梅成熟的季节,表达出想要推迟归期,沉醉于美景与美酒中的愿望,体现出诗人对当下生活的留恋和对故乡的逃避心态。

总的来说,寇准的《春晚书事》以景抒情,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和深沉的乡愁,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299)

寇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字:平仲
  • 籍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
  • 生卒年:961-1023

相关古诗词

残月(其二)

光随春漏细,影共夕烟流。

若近明河没,还疑坠玉钩。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秋兴呈裴李二同年(其一)

秋兴逐凉吹,飒然驱烦襟。

人悲故乡远,叶落空山深。

楚俗伤去恨,秦城稀来音。

何当返烟渭,自乐于园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人游边

远行当岁暮,冰雪路难分。

疋马阳关外,边声落日闻。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

晚望有感

出门望寒野,四顾惟椒坡。

忆昔楚大夫,还此情如何。

残阳半明雨,水落西风多。

因同下蔡恨,不觉增悲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