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初夜书

水国淹留岁月空,云山东去阻千重。

欲令遥夜春愁薄,须赖黄醅腊酒浓。

南浦有潮舂栅锁,西窗无睡怯岩钟。

谁家几点畬田火,疑是残星挂远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水乡,时间流逝而内心充满春愁的场景。首句"水国淹留岁月空"表达了诗人对滞留此地的无奈与感慨,暗示时光悄然消逝。"云山东去阻千重"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辽阔与阻隔,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

"欲令遥夜春愁薄",诗人试图借酒浇愁,希望腊酒的醇厚能暂时缓解春夜的孤寂和愁绪。"南浦有潮舂栅锁"写出了夜晚的寂静,只有江边的潮水声和可能的农事活动打破宁静,"西窗无睡怯岩钟"则表达了诗人因山中岩钟的敲击而难以入眠的焦虑。

最后两句"谁家几点畬田火,疑是残星挂远峰"以景结情,远处的农耕篝火在黑夜中闪烁,诗人误以为是天上的残星,增添了画面的朦胧美,也寓含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春夜的孤独愁绪以及对远方的遐想,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思乡之情和生活哲理。

收录诗词(299)

寇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字:平仲
  • 籍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
  • 生卒年:961-1023

相关古诗词

春郊闲望

风骚高处谢知音,公退何妨纵野吟。

弱柳不能牵别恨,片云应念识闲心。

沙平古岸春潮急,门掩残阳暮草深。

凝望江皋动幽兴,数声钟磐出西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春晚书事

春尽江天景寂寥,思乡还共楚云遥。

林花经雨香犹在,堤柳无风絮自飘。

水国独惭临县邑,烟郊争合负渔樵。

青梅时节迟归计,且逐馀芳殢酒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残月(其二)

光随春漏细,影共夕烟流。

若近明河没,还疑坠玉钩。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秋兴呈裴李二同年(其一)

秋兴逐凉吹,飒然驱烦襟。

人悲故乡远,叶落空山深。

楚俗伤去恨,秦城稀来音。

何当返烟渭,自乐于园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