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乡会

紫阳自是神仙窟,谁泛仙槎竞问津。

二妙先传联璧喜,九人齐著赐袍新。

自怜十载龙门客,来领三科燕席宾。

酌颂年家无浪语,黄山高节两嶙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紫阳这个地方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谁能乘着仙舟前来探访呢?
两位杰出的人物初次合作,令人欣喜,九个人一同接受皇上的赐袍,穿着崭新无比。
我自叹十年来一直是龙门才子,如今有幸成为燕席上的宾客。
举杯祝颂时,我不会随意说话,只因黄山的高洁节操如同两座峻峭的山峰。

注释

紫阳:地名,可能指道教圣地紫阳山。
仙槎:传说中的仙人乘坐的木筏,比喻超凡的交通工具。
联璧:比喻人才的联合,像玉璧一样珍贵。
赐袍:古代皇帝赏赐给臣子的官服,象征荣誉。
龙门客:比喻有才华的人,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
燕席宾:宴会上的宾客,比喻受到邀请的重要人物。
酌颂:斟酒祝颂,表示敬意。
黄山:实际的黄山,也可能象征高尚的品格。
两嶙峋:形容山峰陡峭,这里比喻人的品性刚直不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新安乡会》。诗中,作者以紫阳仙境为背景,表达了对聚会的欣喜之情以及对自己身份的谦逊。"紫阳自是神仙窟"描绘了新安之地如神仙居所般的美丽与神秘,"谁泛仙槎竞问津"则寓言式地暗示聚会中的众人如同探寻仙道般前来相聚。"二妙先传联璧喜,九人齐著赐袍新"赞美了聚会中人才济济,众人皆有所成就,新衣加身,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自怜十载龙门客,来领三科燕席宾",诗人自谦为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如今得以在乡会中成为座上宾,享受宴席的荣耀。"酌颂年家无浪语"表达对聚会主人的热情款待和诚挚祝福,没有空洞的客套,只有真挚的情感。最后,"黄山高节两嶙峋"以黄山的峻峭比喻诗人的品行高洁,形象生动,寓意深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展现了聚会的欢乐氛围,又体现了诗人自身的谦逊和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收录诗词(130)

袁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蒙程伯寓知府给事以仆生祠妙唱见寄辄次韵奉酬

闻道邦人尚去思,栽松植竹绕丛祠。

要知独立无言处,正似危邦援绝时。

平世功名付图画,暮年活计在钩丝。

谢公旌旆巡山后,千里慇勤寄好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褒三汤孝行

谁道田家不读书,一门孝行与人殊。

直将自已通天地,岂是无心惜体肤。

人愿生儿皆似此,神如祐善肯忘吾。

勉哉一念勤推广,已办嘉名里巷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题赵氏连理木图

连理呈祥炳寸丹,巽斋高致拂云端。

须知念念通冥漠,不见声声说急难。

义槩莫如生死际,家风要使子孙看。

城南我祖嘉名似,从此心期共不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魏鸿禧叙别二首(其二)

别有金丹简且真,不烦火候不劳神。

自知自信融融乐,无虑无营盎盎春。

天地游心元广大,风云入句更精神。

我将归去偿兹愿,溪上相逢只幅巾。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