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隐高峰塔

言游高峰塔,蓐食治野装。

火云秋未衰,及此初旦凉。

雾霏岩谷暗,日出草木香。

嘉我同来人,久便云水乡。

相劝小举足,前路高且长。

古松攀龙蛇,怪石坐牛羊。

渐闻钟磬音,飞鸟皆下翔。

入门空有无,云海浩茫茫。

惟见聋道人,老病时绝粮。

问年笑不答,但指穴藜床。

心知不复来,欲归更彷徨。

赠别留匹布,今岁天早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我们登高游览高峰塔,清晨起来整理野外装备。
秋季的火红云彩还未消散,此刻初升的太阳带来一丝凉爽。
山间雾气弥漫,山谷昏暗,朝阳升起,草木散发香气。
赞美与我一同来的人,早已习惯这云雾缭绕的山水之乡。
相互劝勉轻步前行,前方道路虽高又长。
古松盘曲如龙蛇,奇形怪石似牛羊点缀其间。
渐渐听到钟声磬韵,飞鸟纷纷降落栖息。
入门只见空旷无物,云海浩渺无边。
只见聋哑的道人,因年迈病重时常断粮。
询问他的年龄他笑而不答,只用手势指向他的藜木床。
心中明白不会再来了,想归去却又犹豫不决。
临别赠予他一块布料,今年的天气早早降霜。

注释

高峰塔:高耸的塔。
蓐食:清晨起床。
火云:秋天的红霞。
初旦:黎明。
岩谷:山谷。
草木香:草木散发香气。
嘉:赞美。
云水乡:云雾缭绕的地方。
小举足:轻步前行。
高且长:又高又长的道路。
攀龙蛇:盘旋如龙蛇。
坐牛羊:形状奇特的石头。
钟磬音:寺庙钟声。
下翔:降落栖息。
空有无:空荡荡。
云海:云雾大海。
聋道人:耳聋的道人。
绝粮:断粮。
穴藜床:用藜木做的床。
彷徨:犹豫不决。
赠别:临别赠予。
天早霜:早霜。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游灵隐高峰塔》。苏轼在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并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的情感抒发。

“言游高峰塔,蓐食治野装。”开篇即以“言游”引出行走的情境,“高峰塔”作为视角的焦点,而“蓐食治野装”则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用餐时的情景,用词简洁而生动。

“火云秋未衰,及此初旦凉。”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现了季节的转换和早晨的清凉气息。“火云”指的是秋天晚霞,“初旦”则是早晨的时刻,这里强调了一种从热到冷、由昼入夜的自然过渡。

“雾霏岩谷暗,日出草木香。”诗人通过对山谷中雾气和日出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既神秘又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雾霏”、“日出”、“草木香”都是自然界中的美好画面。

“嘉我同来人,久便云水乡。”这两句中,“嘉我同来人”表达了对与自己一起来此游览的人们的赞扬,而“久便云水乡”则透露出诗人对于长时间居住在山中的向往和归属感。

“相劝小举足,前路高且长。”这两句传递了一种继续旅行、鼓励彼此的小心情绪,同时也反映了旅途的艰辛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古松攀龙蛇,怪石坐牛羊。”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如古松、怪石等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些形象充满了想象力和神秘感。

“渐闻钟磬音,飞鸟皆下翔。”这两句中,“钟磬”指的是寺庙中的法器,其声音悠扬,而“飞鸟皆下翔”则是对听觉与视觉的双重描绘,为诗增添了一份静谧和生动。

“入门空有无,云海浩茫茫。”通过“入门”的动作,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空间,尽管是“空有无”,但那种“云海浩茫茫”却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惟见聋道人,老病时绝粮。”这两句则转向对山中道人的描写,“聋道人”可能是因为长期居住在山中,对外界的声音已经不那么敏感,而“老病时绝粮”则表达了对这个道人的同情和关怀。

“问年笑不答,但指穴藜床。”诗中的“问年”意味着询问年龄,“笑不答”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而“但指穴藜床”则是对那位道人生活状态的一种描绘,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心知不复来,欲归更彷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旅行结束后的离别之情。诗人似乎预感到自己可能不会再次回到这个地方,而这种预感让他产生了犹豫不决的情绪。

“赠别留匹布,今岁天早霜。”结尾两句中,“赠别”表达了对亲友离别时的一种情感寄托,“留匹布”则可能是诗人在离别之际给予的物品,而“今岁天早霜”则是在强调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的交织,同时也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旅行中的各种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

月缺霜浓细蕊乾,此花元属玉堂仙。

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破裓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

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海会寺清心堂

南郭子綦初丧我,西来达摩尚求心。

此堂不说有清浊,游客自观随浅深。

两岁频为山水役,一溪长照雪霜侵。

纷纷无补竟何事,惭愧高人闭户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一)

西来烟障塞空虚,洒遍秋田雨不如。

新法清平那有此,老身穷苦自招渠。

无人可诉乌衔肉,忆弟难凭犬附书。

自笑迂疏皆此类,区区犹欲理蝗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黄。

久废山行疲荦确,尚能村醉舞淋浪。

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

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