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北海融述志

炎炎当路客,奕奕朱门开。

雄鸡无三号,冠盖纷沓来。

志士大所营,漂漂穷无依。

结根在累世,安能灼馀辉。

历观古俊民,功成道何微。

子牙尚阴谋,管仲器小哉!

人生履国步,周道自我夷。

猛虎扼其项,何况狐与狸。

此身勤君父,安得慕荑齐。

曲士矜一节,度外宁所希。

宁为白玉碎,不为长伏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孔北海融述志》是明代诗人毛先舒创作的一篇抒情佳作。诗中以孔融自喻,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个人抱负与社会环境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首句“炎炎当路客,奕奕朱门开”,描绘了孔融在官场中的处境,如同夏日炽热的阳光照耀着前行的道路,朱门大开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显赫,但同时也暗示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潜在的压力。

接着,“雄鸡无三号,冠盖纷沓来”运用比喻手法,将孔融比作一只没有三次啼鸣的雄鸡,而“冠盖”则代表了前来拜访的权贵们,形象地展示了孔融在官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志士大所营,漂漂穷无依”表达了孔融对于理想与现实的追求,以及在官场中可能遭遇的孤独与无助感。“结根在累世,安能灼馀辉”则进一步强调了孔融对于家族历史的尊重与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历观古俊民,功成道何微”通过回顾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如姜太公的阴谋与管仲的小器,表达了对自身才能与社会评价之间差距的感慨。“子牙尚阴谋,管仲器小哉!”一句,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人生履国步,周道自我夷”体现了孔融对于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的紧密联系,以及他决心走自己的道路,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猛虎扼其项,何况狐与狸”运用比喻,强调了在强权面前的无力感。

“此身勤君父,安得慕荑齐”表达了孔融对忠君爱国的坚守,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曲士矜一节,度外宁所希”则赞扬了那些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的士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品质的向往。

最后,“宁为白玉碎,不为长伏雌”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孔融宁愿保持独立人格和高尚品德,即使面临困境甚至牺牲,也不愿屈服于世俗压力的价值观。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孔融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与追求。

收录诗词(7)

毛先舒(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裁衣曲

剪征衣,亲手作。

君身长短何须度,肥瘦定然不如昨。

新衣为君裁,旧泪为君落,还将铜斗细熨灼。

莫使衣上沾猩红,君见泪痕不肯著。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白竹村

路盘白竹村,崎岖探穷谷。

居人八九家,林杪构破屋。

下惟四柱立,亭亭不附木。

仰视如鸟巢,夕暝梯云宿。

楼动晚风吹,万竿如戛玉。

已防虎豹害,复惧麋鹿触。

我行多仿徨,不敢岐路哭。

从者俱饥色,清潭聊手掬。

吾语勿苦饥,餐松毛羽足。

形式: 古风

涿州城

晓霜不在地,微白生牛背。

遥望涿鹿城,隆然沙碛内。

控緤走其下,壁立皆土块。

此地古范阳,甲兵天下最。

侧耳闻啼饥,伤心自我辈。

野狼遇人嗥,苍鹰攫雉碎。

生涯底如此,浩叹兹行迈。

形式: 古风

晏城

小小古晏城,西对华不注。

昔之晋郤克,逐马匝此处。

我行实已懒,解鞍歇薄暮。

鸱枭啸其群,老乌守枯树。

不见古人迹,断碑委樵路。

手摸苔藓痕,字句读未误。

平仲之采地,缅然起思慕。

奈何千载后,芜没如野戍!

相望有远山,恐是齐朝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