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读郭有道传》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对比隐士与世俗之人的不同态度,以及对知名之士道德风范的质疑,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正道风的理解与追求。
首句“隐不违亲与俗通”,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他虽远离尘嚣,但并未与亲人和社会完全隔绝,体现了隐士既追求内心宁静,又不忘亲情与社会责任的一面。这句诗展示了隐士在追求个人精神世界的同时,也保持着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和理解。
次句“危言覈论绝胸中”,则进一步刻画了这位隐士的个性特点——他敢于直言,不畏权贵,坚持真理,内心充满正直与勇气。这里的“危言”指直言不讳,“覈论”则是深入探讨、验证理论,表明这位隐士不仅有胆量说出自己的观点,更有能力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论证。
后两句“纷纷禁锢知名者,何事全无有道风”,是对当时社会中许多知名人士的批评。诗人指出,在这个社会上,有许多人虽然名声显赫,但却缺乏真正的道德风范。他们或许被各种束缚所禁锢,失去了内心的自由与正直,无法展现出真正的道风。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真正道德品质的渴望与呼唤,即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尚,追求真正的道德风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隐士与世俗之人的行为,以及对知名人士道德风范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道德的深刻思考。它鼓励人们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也不忘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做一个有道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