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过岭

山林瘴雾老难堪,归去中原荼亦甘。

有命谁令终返北,无心自笑欲巢南。

蛮音惯习疑伧语,脾病萦缠带岭岚。

手挹祖师清净水,不嫌白发照毵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和子瞻过岭》。诗人以个人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在山林中遭遇瘴气的艰难,以及对回归中原的渴望。他虽然身陷困境,但内心深处仍抱有希望,即使命运使然难以返回北方,也自我解嘲地想象在南方筑巢安居。他对异乡蛮音逐渐习惯,但身体疾病却与岭上的雾岚相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仍能从祖师那里汲取清净之水,即使白发斑驳,也毫不介意,展现出一种超脱和坚韧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的豁达与坚韧。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和子瞻新居欲成二首(其二)

山连上帝朱明府,心是南宗无尽灯。

过此攲危空比梦,年来瘴毒冷如冰。

图书一笑宁劳客,音信频来尚有僧。

梨枣功夫三岁办,不缘忧患亦何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和子瞻新居欲成二首(其一)

老罢子卿还属国,功成定远恨阳关。

漂流岂必风波际,颠沛何妨枕席间。

伏腊便应随俚俗,室庐闻似胜家山。

因缘宿世非今日,赖有阴功许旋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子瞻题风水洞

风送江湖满洞天,洞门可听入无缘。

土囊郁怒声初散,石齿聱牙势未前。

乐奏洞庭真跌宕,歌传帝所亦清便。

何人隐几观遗韵,重使颜成问嗒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五)高斋

金陵佳处自无穷,使宅幽深即故宫。

楼殿六朝遗烬后,江山百里旧城中。

雨馀尚有金钿落,月出长窥粉堞空。

看尽一城怀古地,兹游恨不与君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