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贱子何人记,迷芳著处家。
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
种药扶衰病,吟诗解叹嗟。
似闻胡骑走,失喜问京华。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对时事的无奈。"贱子何人记,迷芳著处家"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漂泊,对自己微贱的地位和不知名望的人生感慨,以及在这种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美好的追求和热爱。
"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竹林随风摇曳,与野趣融为一体;江水波涛带来的是春意盎然的细沙。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热爱。
"种药扶衰病,吟诗解叹嗟"显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通过种植草药来治疗疾病,同时也通过吟诵诗歌来缓解内心的忧伤和悲哀。这里透露出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和精神上的自我安慰。
"似闻胡骑走,失喜问京华"这一句则是诗人对于远方战争动乱的声音感到不安,似乎听到边疆胡人的马蹄声响,心中又一次失去了欢乐,对遥远的都城——京华(长安)充满了询问和担忧。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以及个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日常生活片段,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又不忘国土之思的复杂情感。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瘴疠浮三蜀,风云暗百蛮。
卷帘唯白水,隐几亦青山。
猿捷长难见,鸥轻故不还。
无钱从滞客,有镜巧催颜。
纪德名标五,初鸣度必三。
殊方听有异,失次晓无惭。
问俗人情似,充庖尔辈堪。
气交亭育际,巫峡漏司南。
平居丧乱后,不到洛阳岑。
为历云山问,无辞荆棘深。
北风黄叶下,南浦白头吟。
十载江湖客,茫茫迟暮心。
渥洼汗血种,天上麒麟儿。
才士得神秀,书斋闻尔为。
棣华晴雨好,綵服暮春宜。
朋酒日欢会,老夫今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