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黄雀行

啧啧野田雀,不知躯体微。

闲穿深蒿里,争食复争飞。

穷老一颓舍,枣多桑树稀。

无枣犹可食,无桑何以衣。

萧条空仓暮,相引时来归。

斜路岂不捷,渚田岂不肥。

水长路且坏,恻恻与心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啧啧叫的田野小鸟,它们不知自己的身躯多么微小。
悠闲地穿梭在茂密的艾蒿丛中,只为争夺食物和飞翔的空间。
在一个贫穷老人的破旧小屋附近,枣树虽多但桑树却稀疏。
没有枣子可以吃尚可忍耐,但没有桑树何以为衣裳呢?
傍晚时分,仓库空荡荡的,它们成群结队地归来。
难道斜路不是更快捷吗?难道沼泽田地不肥沃吗?
然而,水深路烂,这与我的心愿相违背,让我感到悲伤。

注释

啧啧:形容鸟儿鸣叫的声音。
野田雀:田野中的小鸟。
躯体微:身躯小,指小鸟。
闲穿:悠闲地穿梭。
颓舍:破旧的小屋。
衣:指制作衣服的材料。
萧条:空旷而冷清。
相引:互相引领,指鸟儿成群。
捷:快捷。
肥:肥沃。
恻恻:悲伤的样子。
违:违背,不顺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图景,通过对野田黄雀生活状态的描述,反映了农民的艰苦和对丰收的渴望。

首先,“啧啧野田雀,不知躯体微”两句以黄雀啁啾之声开篇,不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田园氛围,也通过对小鸟无忧无虑生活的描写,间接反映了农民对于自己困境的无奈。

接着,“闲穿深蒿里,争食复争飞”则进一步刻画了黄雀在稻田中的生存竞争,从而暗示了农业生产中资源有限、生存竞争激烈的现实。

“穷老一颓舍,枣多桑树稀”两句通过对农家孤独与贫困生活的描绘,以及对无果实和稀疏桑树的描述,揭示了农业生产的不易和农民生活的艰辛。

“无枣犹可食,无桑何以衣”这两句诗强调了农作物对于农民生存的重要性,表达了对粮食和衣物基本需求的担忧。

“萧条空仓暮,相引时来归”则是从时间角度描绘出农家在收获季节后仓廪空虚,夕阳西下的情景,以及家人共同期待下一次丰收的心态。

最后,“斜路岂不捷,渚田岂不肥。水长路且坏,恻恻与心违”几句诗通过对道路、田地和水源的描写,不仅展示了农业生产中自然条件的复杂性,也表达了农民对于自然环境变化带来的困扰和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和感染力,同时也传递出对土地、对生活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农业生产中种种艰辛的同情。

收录诗词(225)

储光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 籍贯:润州延陵
  • 生卒年:约706—763

相关古诗词

朝邑蔡主簿期不会二首(其一)

下位日趋走,久之宾会疏。

空迟偶词赋,所愧比园庐。

朝念池上酌,暮逢林下书。

方将固封守,暂欲混畋渔。

衰柳隐长路,秋云满太虚。

遥遥望左右,日入未回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朝邑蔡主簿期不会二首(其二)

日入清风至,知君在西偏。

车舆既成列,宾仆复能贤。

迢递下墟坂,逍遥看井田。

苍山起暮雨,极浦浮长烟。

服义大如志,交欢数尽年。

宁言十馀里,不见空来还。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游茅山五首(其一)

十年别乡县,西去入皇州。

此意在观国,不言空远游。

九衢平若水,利往无轻舟。

北洛反初路,东江还故丘。

春山多秀木,碧涧尽清流。

不见子桑扈,当从方外求。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游茅山五首(其二)

世业传儒行,行成非不荣。

其如怀独善,况以闻长生。

家近华阳洞,早年深此情。

巾车云路入,理棹瑶溪行。

天地朝光满,江山春色明。

王庭有轩冕,此日方知轻。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