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昔盐二十首.采桑秦氏女

南陌采桑出,谁知妾姓秦。

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

珠履荡花湿,龙钩折桂新。

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南边的小路上,我采摘桑叶出门,但无人知晓我姓秦。
我独自珍爱自己的美貌,不辜负这早春莺歌的美好时光。
我穿着珍珠装饰的鞋子,踏过落花,新做的龙钩折下了桂花枝。
你怎能停下马蹄,这里自有朝廷重臣等待我的侍奉。

注释

南陌:乡间小路。
采桑:摘桑叶。
谁知:谁知道。
妾姓秦:我姓秦。
独怜:独自珍爱。
倾国貌:极美的容貌。
不负:不辜负。
早莺春:早春的黄莺。
珠履:珍珠装饰的鞋子。
荡花湿:踏过落花而湿润。
龙钩:古代贵族的饰品,用来折桂。
新:新的。
使君:对官员的尊称,此处指男方。
那驻马:怎能停下马。
自有:自然有。
侍中人:宫廷中的重要人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采桑的女子,通过对她的外貌和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女性美丽而又孤独境况的同情。诗中“南陌采桑出,谁知妾姓秦”两句,设定了一个幽静的场景,让读者仿佛听到了女子在田野间轻盈的脚步声,同时揭示了她姓氏之谜。

接着,“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女子倾城之色的独特赞赏,以及对于她的青春美丽没有辜负的感慨。这里的“早莺春”指的是初春,增添了一份生机与希望。

下两句“珠履荡花湿,龙钩折桂新”,则是对女子脚踏花瓣、衣带挂着桂枝的细致描写,这不仅展示了她的高贵气质,也让人感受到她活动时的优雅姿态和周围环境的生动画面。

最后两句“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透露出女子与使君之间可能存在的故事,以及诗人对这一幕的见证。这里的“侍中人”通常指的是朝廷中的高级官员,这里被用来暗示使君身边有人在关注着这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采桑女秦氏外貌和情境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美感与故事性的画面,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女性孤独美丽状态的深刻同情。

收录诗词(265)

赵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 字:承佑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 生卒年:约806年——约853年

相关古诗词

昔昔盐二十首.前年过代北

代北几千里,前年又复经。

燕山云自合,胡塞草应青。

铁马喧鼙鼓,蛾眉怨锦屏。

不知羌笛曲,掩泪若为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昔昔盐二十首.恒敛千金笑

玉颜恒自敛,羞出镜台前。

早惑阳城客,今悲华锦筵。

从军人更远,投喜鹊空传。

夫婿交河北,迢迢路几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昔昔盐二十首.蘼芜叶复齐

提筐红叶下,度日采蘼芜。

掬翠香盈袖,看花忆故夫。

叶齐谁复见,风暖恨偏孤。

一被春光累,容颜与昔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泊凫矶江馆

风雪晴来岁欲除,孤舟晚下意何如。

月当轩色湖平后,雁断云声夜起初。

傍晓管弦何处静,犯寒杨柳绕津疏。

三间茅屋东溪上,归去生涯竹与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