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其五十一)

普天皆国土,四海皆国人。

唐虞今在上,一视乃同仁。

酷吏独何心,咤叱恣威神。

爪牙剧豺虎,曾不恤吾民。

冻馁任流殍,逸劳谁与均。

催科急于火,鞭挞肤已鳞。

健吏持帖来,追呼聚比邻。

鸡豚给馋口,拜跪回怒嗔。

老农二三子,力耕恒苦辛。

眼中欲流血,釜中屡生尘。

昨日有新条,公家收税银。

踟蹰惟四壁,局促仅一身。

健吏诟且辱,而敢诉其贫。

追随向官去,悲号谋所亲。

有女犹未笄,娇痴正青春。

商人买为妾,遑恤朱陈姻。

儿孙既零替,里胥犹日臻。

虐民恃官长,盘飧竞铺陈。

破屋存数间,求钱斧为薪。

性命苦见逼,恨不沈水滨。

斯民乃邦本,吾徒宜见珍。

苛政猛于虎,勖哉诸缙绅。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明代朱诚泳的《感寓(其五十一)》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对苛政的控诉。诗人首先强调普天之下皆为国家,四海之内皆为同胞,然而现实中的统治者并未践行唐虞时期的仁政,而是对待百姓冷漠无情。酷吏肆意妄为,如同豺虎般残暴,不恤民情,导致百姓冻饿流离,贫富差距悬殊。

赋税沉重如火,催科严苛,农民辛苦劳作却难以糊口,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难以维持。家庭贫困到只剩几堵墙,生活困苦至极。面对官府的欺压,农民不敢申诉,只能含泪离去,甚至牺牲家中少女以换取微薄的生存机会。子孙凋零,官府的压迫仍无止境,官员们骄奢淫逸,百姓的苦难无人问津。

诗人痛心疾首,指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呼吁官绅们应珍惜百姓,警惕苛政之害。他以“苛政猛于虎”来形容统治者的残酷,警示社会精英阶层要体察民情,承担起保护民众的责任。整首诗情感饱满,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底层人民的无奈,具有强烈的讽刺和批判意味。

收录诗词(1301)

朱诚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寓(其五十二)

为善为君子,君子喻于义。

为恶为小人,小人喻于利。

所思既不同,善恶岂相类。

义利自两途,理欲所由异。

譬之食饮然,而各有所嗜。

恶臭与馨香,伊人自知味。

吁嗟义利间,慎无迷厥志。

北轲有法言,君子所当识。

形式: 古风

感寓(其五十三)

有阳必有阴,有夜必有旦。

吁嗟正与邪,相反如冰炭。

谁谓郑声淫,韶音为所乱。

谁谓莠草新,嘉谷为所烂。

凤凰览德辉,鸺鹠可同观。

驺虞履中野,梼杌可同绊。

物类自区别,吾人亦相判。

荆舒培祸胎,群邪斯漫漶。

君实起西府,群贤乃藩翰。

星辰归党籍,君子窃悲叹。

正邪不两立,天王贵雄断。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感寓(其五十四)

人中有佞人,谗言不可当。

蜜口覆人国,簧言乱侯王。

贤愚任喉吻,君子归雌黄。

舐痔讵知耻,掇蜂终见伤。

绥绥九尾狐,媚惑迷四方。

洋洋八风舞,斯文遂无光。

我尝览前古,圣言奚敢忘。

为邦远佞人,谗夫尤所防。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感寓(其五十五)

商人元尚质,淳风自尔全。

周人始尚文,金玉日雕镌。

末世益滋伪,物情多变迁。

万物困凌暴,鬼工倦钻研。

八宝妆便器,珊瑚裁马鞭。

黄金饰宫殿,珠珍络鞍鞯。

一剑磨十载,一钗直三千。

相看竞淫巧,安知师圣贤。

象箸不可谏,玉杯谁肯捐。

一梦了今古,豪奢真可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