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舍会饮金明沼上书事

日华骀荡金明春,波光净绿生鱼鳞。

烟深草青游人少,道路苦无车马尘。

石渠诸君职事简,载酒撷花畏花晚。

浮舟逐胜任所之,箕踞狂歌叩舷板。

眼花耳热气愈豪,掷杯击案声嗷嗷。

惊沙飒飒绕洲渚,鱼龙迁去避我曹。

人生大料无百岁,贵贱贤愚同一致。

在家殽蓛馀几何,一日风光不宜弃。

形式: 古风

翻译

阳光灿烂的春天来到金明,湖面波光粼粼如鱼鳞般闪亮。
烟雾深沉,草色青翠,游人稀少,路上没有车马扬起的灰尘。
石渠的朋友们职务轻松,怕花期过晚,采摘花朵带着美酒。
我们乘船随风逐流,随意自在地唱歌,敲击船舷。
眼神迷离,耳热心跳,豪情更盛,掷杯击案,声音响亮。
沙尘被惊动,在洲渚周围飞舞,鱼龙为避开我们而迁移。
人生短暂,不论贵贱贤愚,都一样有限。
家中菜肴剩得不多,但美好的一天景色不应轻易错过。

注释

日华:阳光。
骀荡:明媚、畅快。
金明:地名,可能指金明池。
波光:水面反射的光。
苦无:非常缺乏。
石渠:古代宫苑中的渠道。
职事简:事务简单。
箕踞:伸开两腿坐,形容随意。
嗷嗷:形容大声呼叫或笑声。
惊沙:被惊动的沙尘。
殽蓛:泛指菜肴。
弃:舍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宴游图景。诗人在金明的清晨,观察到波光粼粼、鱼鳞闪耀的水面,以及烟雾弥漫中稀少行人的恬静景象。道路上因为缺乏车马而显得宁静无尘。

石渠诸君在从事简短的职务,边饮酒边撷花,但又担心时光不饶人,故而畏惧黄昏时分。诗中的“浮舟逐胜任所之”,表达了随波逐流、享受游乐的心态;“箕踞狂歌叩舷板”则展现了一种无拘无束的放纵与快意。

眼花耳热,气息愈发豪迈,掷杯击案的声音如雷鸣响。惊涛拍岸,绕过湖泊和洲渚,鱼龙潜逃,以避开诗人的船只。这一切都暗示着人生短暂,无需计较贤愚贵贱。

诗中最后几句“在家殽蓛馀几何,一日风光不宜弃”,表达了珍惜时光、及时行乐的哲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宴游生活的描写,传递出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延安道中作

羁旅兼边思,川原蹀血新。

烟云长带雨,草树不知春。

细水淘沙骨,惊飙转路尘。

今朝见烽火,白首太平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戏下歌

项王初破函关兵,气压山河风火明。

旌旗金鼓四十万,夜泊鸿门期晓战。

关东席卷五诸侯,沛公君臣相视愁。

幸因项伯谢前过,进谒不敢须臾留。

椎牛高会召诸将,宝剑泠泠舞席上。

咸阳灰烬义帝迁,分裂九州如指掌。

功高意满思东归,韩生受诛不复疑。

区区蜀汉迁谪地,纵使倒戈何足为。

形式: 古风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

闰馀春意早,卉木先有思。

嘤嘤群鸟翔,东西各求类。

伊予忝谏垣,动息抱忧悸。

衮职旷不补,言责真可畏。

况复禁过从,陋巷若囚系。

茅茨庇风雨,偏隘无馀地。

时于坏垣隙,历历生新荠。

君侯乃比邻,跬步难自致。

常思去岁初,西轩学歌吹。

座客皆故人,欢笑无拘忌。

平生不喜酒,是日成烂醉。

岂言长揖归,良会难再值。

东风忽复来,时华一何驶。

丛竹固无恙,夭桃作花异。

朝廷正清明,讵肯容窃位。

何当遂废放,欢饮还自恣。

形式: 古风

旬虑十七韵呈同舍

府官无旬休,虑问乃游息。

诏书禁从诣,还舍始朝食。

缓带对藜羹,下箸免促迫。

门前吏卒散,却扫谢来客。

北轩有藤床,今晨始拂拭。

蓬发乱宜梳,霜髭闲可摘。

开囊晒药物,发笥出书册。

菊畦亲灌浸,茶器自涓涤。

于时孟秋末,天晴色绀碧。

林叶虽未零,风声已淅沥。

神明还九藏,清气袭百脉。

征夫解甲胄,疲马脱羁靮。

蜚鸟开樊笼,跳鱼出鼎鬲。

形骸尽我有,不复为物役。

虽非久安逸,幸得少顷适。

讼庭止敲扑,咫尺异喧寂。

明朝不能然,顾盼愁月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