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辽东战亡

凿门初奉律,仗战始临戎。

振鳞方跃浪,骋翼正凌风。

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

防身岂乏智,殉命有馀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刚开始遵奉军纪出征,首次持枪上阵面对敌军。
如鱼儿跃起在波浪中,又像鸟儿乘风展翅飞翔。
还没来得及施展全部策略,就先在即将成功的时刻功亏一篑。
保护自己并非没有智慧,为国捐躯更是体现无限忠诚。

注释

凿门:比喻开始建立功业或行动。
奉律:遵守军纪,执行命令。
仗战:手持武器战斗。
临戎:面对战争,上阵作战。
振鳞:形容如鱼跃起,比喻战士勇猛。
方跃浪:正在波浪中跳跃,指战斗激烈。
骋翼:展翅高飞,比喻大展宏图。
凌风:乘风而上,形容气势昂扬。
未展:未能完全施展。
六奇术:指多种奇妙的计谋或策略。
一篑功:比喻即将完成的任务,源自‘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指差一点就成功。
防身:保护自己。
岂乏智:哪里缺乏智慧。
殉命:牺牲生命。
有馀忠: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忠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武将或战士在战争中英勇奋战的情景。开篇“凿门初奉律,仗战始临戎”两句,形象地展示了军事行动的紧迫和冲锋陷阵的情形。“凿门”指的是强行突破敌人的防线,而“仗战”则是手持武器准备战斗。接下来的“振鳞方跃浪,骋翼正凌风”两句,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士兵的英勇比作鸟类振翅高飞,形象地表达了他们冲锋陷阵的勇猛和迅速。

然而,诗歌随后转折,“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两句透露出一种遗憾和无奈。这里的“六奇术”可能指的是高超的军事策略或技巧,而“一篑功”则是指微小的成就。这表明尽管士兵们英勇作战,但由于种种原因,包括未能施展更高深的战术,他们的努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最后两句“防身岂乏智,殉命有馀忠”则表现了诗人对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将士的一种哀悼和赞美之情。“防身”指的是保护自己,“岂乏智”是说难道没有更好的策略吗?“殉命”意指随军而死,而“馀忠”则强调了这些将士即使牺牲,也展现了他们的忠诚和奉献。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和战士心理的刻画,表达了一种对于战爭悲剧性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英勇牺牲者深切的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108)

李世民(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 生卒年:599年-649年

相关古诗词

过旧宅二首(其一)

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

园荒一径断,苔古半阶斜。

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过旧宅二首(其二)

金舆巡白水,玉辇驻新丰。

纽落藤披架,花残菊破丛。

叶铺荒草蔓,流竭半池空。

纫佩兰凋径,舒圭叶剪桐。

昔地一蕃内,今宅九围中。

架海波澄镜,韬戈器反农。

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

形式: 排律

芳兰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远山澄碧雾

残云收翠岭,夕雾结长空。

带岫凝全碧,障霞隐半红。

髣髴分初月,飘飖度晓风。

还因三里处,冠盖远相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