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子益所作的《佛鉴和尚赞》,通过对佛鉴和尚的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禅境和独特的风貌。诗人以雨过五峰、云横玉几的自然景象开篇,暗示佛鉴和尚如同山中高僧,清静无尘。"日面月面,只这便是",进一步强调他的内心澄明,如日月般明亮。
接下来,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将佛鉴比作"道是佛鉴,舌拄梵天",形象地描绘出他深邃的佛法智慧和口才。然而,"道非佛鉴,眉毛拖地"又揭示了他谦逊低调,不以佛法自矜的品格。"两对君王,三奉诏旨"则展现了他在世俗权力中的地位和尊重,但这些并未改变他内心的清净。
最后,诗人以"看来元是阴平界上雍师波",将佛鉴比喻为阴平之地的雍师波,意指他深不可测,无人能及。"谁不识你"则是对佛鉴和尚广为人知和崇高的敬仰之情的表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赞扬了佛鉴和尚的智慧、谦逊和威望,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的独特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