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鉴和尚赞

雨过五峰,云横玉几。日面月面,只这便是。

道是佛鉴,舌拄梵天。道非佛鉴,眉毛拖地。

更言两对君王,三奉诏旨。

看来元是阴平界上雍师波,谁不识你。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子益所作的《佛鉴和尚赞》,通过对佛鉴和尚的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禅境和独特的风貌。诗人以雨过五峰、云横玉几的自然景象开篇,暗示佛鉴和尚如同山中高僧,清静无尘。"日面月面,只这便是",进一步强调他的内心澄明,如日月般明亮。

接下来,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将佛鉴比作"道是佛鉴,舌拄梵天",形象地描绘出他深邃的佛法智慧和口才。然而,"道非佛鉴,眉毛拖地"又揭示了他谦逊低调,不以佛法自矜的品格。"两对君王,三奉诏旨"则展现了他在世俗权力中的地位和尊重,但这些并未改变他内心的清净。

最后,诗人以"看来元是阴平界上雍师波",将佛鉴比喻为阴平之地的雍师波,意指他深不可测,无人能及。"谁不识你"则是对佛鉴和尚广为人知和崇高的敬仰之情的表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赞扬了佛鉴和尚的智慧、谦逊和威望,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的独特风采。

收录诗词(115)

释子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十一首(其十一)

撼树良久,好手手中呈好手。

得用得体,一不成兮二不是。

三十拄杖放渠侬,大似贼过后张弓。

形式: 偈颂

颂古十一首(其十)

地藏栽田博饭,大似饥过心荒。

听它三三两两,佛法浩浩商量。杓柄那知有短长。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颂古十一首(其八)

抛砖引玉老香严,打著南边动北边。

听事不真钟作瓮,至今千古错流传。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颂古十一首(其六)

尽道赵州勘婆子,不知婆子勘赵州。

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形式: 偈颂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