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春日行

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因出天池泛蓬语,楼船蹙沓波浪惊。

三千双蛾献歌笑,挝钟考鼓宫殿倾,万姓聚舞歌太平。

我无为,人自宁。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輧。

帝不去,留镐京。安能为轩辕,独往入窅冥。

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皇宫深深楼阁高耸云霄,金色的蛟龙盘旋在堂前华丽的柱子上。
美女们在窗前化妆打扮,玉手抚动琴弦。
美妙的筝声随春风吹落,传入游乐的君王的耳里,这应该是那首《升天行》吧。
泛舟在白莲池上,如蓬莱仙境一般,楼船划破湖面急促前进,惊起阵阵波浪。
众多的宫女们奏起音乐唱起歌曲,敲打钟鼓的声音都要使宫殿轰倒。这是多么壮观的天下百姓歌舞太平的场面呀。
只要君王于民休养生息,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天下太平。
天庭上三十六个天帝要来迎接,仙人们驾着彩云翩然而下。
但皇帝不愿意随他们而去,宁愿留在人间。
皇帝岂能像轩辕氏那样,乘龙飞天而去,不顾他的子民,独自来往于青天之上?
小臣我祝愿皇帝寿比南山,陛下的英名万古流芳。

注释

紫清:紫微清都之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弦将手语:意思是弦与手摩擦而成声。
《升天行》:古乐府名。
天池:指御园的池沼。
三千双蛾(é)献歌笑,挝(zhuā)钟考鼓宫殿倾,万姓聚舞歌太平。
三十六帝:道教传说有三十六天帝。
镐京:西周武王建都镐京,在长安县西北十八里,自汉武帝后遗址沦陷。
这里代指国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皇宫中的美好场景。"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一句,通过对宫殿的精致描写,展示了皇家建筑的雄伟与奢华。在这样的环境中,"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表达了一位美丽女子在窗前享受阳光,轻抚琴弦,奏出动听的乐曲。诗人通过这种温馨的场景,传递了宫廷生活的悠闲与艺术气息。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则暗示这首曲子之美妙,连皇帝也要赏赐,甚至能使听者心旷神怡,仿佛升入天堂。接下来的"因出天池汎蓬瀛,楼船蹙沓波浪惊"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或游乐,水面上的楼船因风而动,波光粼粼,显示了宫廷生活的奢侈与热闹。

"三千双蛾献歌笑,挝钟考鼓宫殿倾"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奢华与热烈的情景。蛾舞呈祥瑞之兆,钟鼓声中,宫殿间充满了喜悦的气氛。

诗人随后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景:"万姓聚舞歌太平,我无为,人自宁"表达了民众在和平时期的欢乐与安宁。接着是对帝王形象的颂扬:"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軿。帝不去,留镐京"显示了帝王的崇高地位,以及他对于民众的关怀和守护。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君主的敬仰之情,并祝愿其寿命长久:"安能为轩辕,独往入窅冥。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通过这样的祝福,诗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枯鱼过河泣

白龙改常服,偶被豫且制。

谁使尔为鱼,徒劳诉天帝。

作书报鲸鲵,勿恃风涛势。

涛落归泥沙,翻遭蝼蚁噬。

万乘慎出入,柏人以为诫。

形式: 乐府曲辞

杂曲歌辞.树中草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

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

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

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形式: 乐府曲辞

杂曲歌辞.荆州歌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缫丝忆君头绪多,拨谷飞鸣奈妾何。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歌]韵

杂曲歌辞.悲歌行

悲来乎,悲来乎!

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

悲来不吟还不笑,天下无人知我心。

君有数斗酒,我有三尺琴。

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啻千钧金。

悲来乎,悲来乎!天虽长,地虽久,金玉满堂应不守。

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皆有。

孤猿坐啼坟上月,且须一尽杯中酒。

悲来乎,悲来乎!

凤鸟不至河无图,微子去之箕子奴。

汉帝不忆李将军,楚王放却屈大夫。

悲来乎,悲来乎!

秦家李斯早追悔,虚名拨向身之外。

范子何曾爱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

剑是一夫用,书能知姓名。

惠施不肯干万乘,卜式未必穷一经。

还须黑头取方伯,莫谩白首为儒生。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