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瑟词

调瑟在张弦,弦平音自足。

朱弦二十五,缺一不成曲。

美人爱高张,瑶轸再三促。

上弦虽独响,下应不相属。

日暮声未和,寂寥一枯木。

却顾膝上弦,流泪难相续。

形式: 古风

翻译

琴瑟调好后拨弦,弦音平稳自成乐章。
二十五根红丝弦,缺少一根无法弹奏完整的曲调。
美人喜欢高亢激昂的旋律,反复拨动瑶轸催促。
上弦独自发出声音,但下弦响应却不能连贯。
日落时分,音律仍未和谐,如同寂静孤独的一棵树。
回头看看膝上的琴弦,泪水涟涟,无法继续弹奏。

注释

调瑟:琴瑟。
张弦:拨弦。
弦平:弦音平稳。
音自足:自成乐章。
朱弦:红色丝弦。
二十五:二十五根。
缺一:缺少一根。
不成曲:无法弹奏完整。
美人:美人。
高张:高亢激昂。
瑶轸:瑶制的轸(琴弦轴)。
再三促:反复催促。
上弦:上弦。
独响:独自发声。
下应:下弦响应。
不相属:不能连贯。
日暮:日落时分。
声未和:音律未和谐。
寂寥:寂静孤独。
一枯木:一棵树。
却顾:回头。
膝上弦:膝上的琴弦。
流泪:泪水涟涟。
难相续:无法继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独自弹奏瑟的孤寂情境,通过对瑟弦的调整和音乐的不和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诗中"调瑟在张弦,弦平音自足"一句,既是对瑟的调整,也隐喻着诗人对生活、情感的期待和追求,但这种追求往往难以达到完美,如"朱弦二十五,缺一不成曲"所述。"美人爱高张,瑶轸再三促"则是对理想或美好事物的向往,但现实总是与之背离,故有"上弦虽独响,下应不相属"之叹。

诗中后半部分"日暮声未和,寂寥一枯木",则直接描绘了一个落寞孤清的景象,彰显了时间的流逝与音乐的断裂。最后两句"却顾膝上弦,流泪难相续"更是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情感无法传递和继续的悲哀。这首诗通过对瑟音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人对于美好事物无常的感慨,以及面对生活孤寂时内心的酸楚。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贾客词

贾客无定游,所游唯利并。

眩俗杂良苦,乘时取重轻。

心计析秋毫,摇钩侔悬衡。

锥刀既无弃,转化日已盈。

邀福祷波神,施财游化城。

妻约雕金钏,女垂贯珠缨。

高赀比封君,奇货通倖卿。

趋时鸷鸟思,藏镪盘龙形。

大艑浮通川,高楼次旗亭。

行止皆有乐,关梁自无征。

农夫何为者,辛苦事寒耕。

形式: 古风

途中早发

马踏尘上霜,月明江头路。

行人朝气锐,宿鸟相辞去。

流水隔远村,缦山多红树。

悠悠关塞内,往来无闲步。

形式: 古风

寄陕州姚中丞

八月天气肃,二陵风雨收。

旌旗阙下来,云日关东秋。

禹迹想前事,汉台馀故丘。

徘徊襟带地,左右帝王州。

留滞悲昔老,恩光荣彻侯。

相思望棠树,一寄商声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崔元受少府自贬所还遗山姜花以诗答之

故人博罗尉,遗我山姜花。

采从碧海上,来自谪仙家。

云涛润孤根,阴火照晨葩。

静摇扶桑日,艳对瀛洲霞。

世人爱芳辛,搴撷忘幽遐。

传名入帝里,飞驿辞天涯。

王济本尚味,石崇方斗奢。

雕盘多不识,绮席乃增华。

驿马损筋骨,贵人滋齿牙。

顾予藜藿士,持此重咨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