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僧伽塔

我昔南行舟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

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旂脚转。

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

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若使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日千变。

今我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

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

不嫌俗士污丹梯,一看云山绕淮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泗州僧伽塔》。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泗州游历时的一些经历和感受。

"昔南行舟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 表现了诗人乘船往南行进的艰难情景,逆风使得航行困难,连续三天都受到风沙的侵袭。

"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旂脚转" 描写了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船上的人们共同向灵塔祈求平安,而他们的愿望还未能得到满足,船只依旧在风浪中摇摆不定。

接下来的几句 "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 表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内心感受。他们在经过一座名为“长桥”的地方后不久,又来到了“龟山”,而且还没到吃午饭的时候。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世态炎凉的感慨,他认为人们之间往往缺乏真诚的情谊,所以他宁愿保持自己的喜好和选择。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若使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日千变" 这几句诗反映了农事的不易和自然变化无常。人们在种植时渴望适宜的天气,但往往难以如愿;而且如果每个人都能顺利地实现自己的祈愿,那么宇宙中的万物也就应该每日都有千变万化了。

"今我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他既没有追寻过去,也不对未来有所眷恋。他希望能够自由旅行,不被外界所羁绊;但即便如此,每当他有所需求时,神灵似乎也感到疲惫。

"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不嫌俗士污丹梯,一看云山绕淮甸" 最后几句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对世间名利的超然。他提及“退之”即陶渊明,表达了自己想要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山林,不愿意被俗世所污染。最后一句则是他对于云山景色的赞美,感叹其壮丽。

整首诗通过苏轼的游历经历,展现了他对自然、人生以及宇宙变化的深刻感悟和哲理思考,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超脱之情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龟山

我生飘荡去何求,再过龟山岁五周。

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

地隔中原劳北望,潮连沧海欲东游。

元嘉旧事无人记,故垒摧颓今在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

风浪忽如此,吾行欲安归。

挂帆却西迈,此计未为非。

洪泽三十里,安流去如飞。

居民见我还,劳问亦依依。

携酒就船卖,此意厚莫违。

醒来夜已半,岸木声向微。

明日淮阴市,白鱼能许肥。

我行无南北,适意乃所祈。

何劳舞澎湃,终夜摇窗扉。

妻孥莫忧色,更典箧中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十月十六日记所见

风高月暗云水黄,淮阴夜发朝山阳。

山阳晓雾如细雨,炯炯初日寒无光。

云收雾卷已亭午,有风北来寒欲僵。

忽惊飞雹穿户牖,迅驶不复容遮防。

市人颠沛百贾乱,疾雷一声如颓墙。

使君来呼晚置酒,坐定已复日照廊。

恍疑所见皆梦寐,百种变怪旋消亡。

共言蛟龙厌旧穴,鱼鳖随徙空陂塘。

愚儒无知守章句,论说黑白推何祥。

惟有主人言可用,天寒欲雪饮此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仍邀同赋(其一)刘贡父

去年送刘郎,醉语已惊众。

如今各飘泊,笔砚谁能弄。

我命不在天,羿彀未必中。

作诗聊遣意,老大慵讥讽。

夫子少年时,雄辩轻子贡。

尔来再伤弓,戢翼念前痛。

广陵三日饮,相对恍如梦。

况逢贤主人,白酒泼春瓮。

竹西已挥手,湾口犹屡送。

羡子去安闲,吾邦正喧鬨。

形式: 古风 押[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