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烟鼎金颜碧线长,是中日日载春阳。
翠翰结屋惊鳌背,绿叶翻波梦水乡。
静昼鸟啼三月老,路人风送百花香。
从它流出红英去,化作人间有韵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语言优美,意境淡远。
首句“烟鼎金颜碧线长”,以“烟”、“金颜”、“碧线”这些柔和而又富有质感的字眼,描绘出一幅温暖而又清新脱俗的春日景象。这里的“烟”可能指的是微薄的晨雾,而“金颜”则是对阳光在水面上的折射,“碧线长”则形容了柳丝随风舞动的姿态。
接下来的“是中日日载春阳”,诗人用“是中”来表达时间的流逝,意味着每当这时候,太阳就把温暖的光芒洒在大地上。这里强调了春天光线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于万物生长的意义。
第三句“翠翰结屋惊鳌背”,诗人巧妙地使用了“翠翰”来形容树木的繁茂,似乎是从空中看去,大树连成一片绿意。而“结屋惊鳌背”则是在描绘水中的鱼儿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下穿梭,显得既生动又富有层次感。
第四句“绿叶翻波梦水乡”,诗人继续使用“绿叶”来形容春日树木的繁茂,而“翻波梦水乡”则是在描绘一幅清澈见底的水乡画面,给人一种恍惚如梦之感。
第五句“静昼鸟啼三月老”,诗中直接点明了季节是三月,也就是春天。这里的“静昼”表达了一种安宁而又闲适的情景,而“鸟啼”则是在描绘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第六句“路人风送百花香”,诗中“路人”指的是行走在春天道路上的人们,“风送百花香”则是在形容春日里各种各样的花朵竞相开放,散发出阵阵清香,而这些香气随着微风传递给远处的行人。
最后两句“从它流出红英去,化作人间有韵妆”,诗人在这里用“从它”指代前文所描绘的一切春日景象,“流出红英去”可能是在形容花瓣随风飘落,而“化作人间有韵妆”则是在表达这些自然之美最终化为诗人的笔墨,成为具有韵味的文字装饰。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力与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他那精湛细腻的艺术造诣。
不详
耳熟英声相见晚,解颜一笑尽天真。
有鱼待客不妨醉,无玉藏花初厌贫。
疏竹已留清夜月,好风先断过江尘。
幽居莫薙庭前草,枕葄他时有故人。
直向忙中得少休,一生缘分属清幽。
好山不许寻常见,野水从教自在流。
种竹养茶双碧重,有僧无客四时秋。
当初著眼如低下,不识光芒射斗牛。
林间风气杳无踪,欲遣谁人慰病慵。
丐友何颜堪著论,祭拿无泪可沾胸。
不知心逐摇摇旆,反为官怜楚楚松。
最是少眠多念处,暝鸦残月五更钟。
虚名毕竟耳边风,梦入巢由事一空。
贫窭未能防鬼笑,悲哀端更遇途穷。
胡沙十月惊弦雁,水国三年食蓼虫。
得似此身无好味,病馀明日即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