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病居喜卢纶见访

青青麦垄白云阴,古寺无人新草深。

乳燕拾泥依古井,鸣鸠拂羽历花林。

千年驳藓明山履,万尺垂萝入水心。

一卧漳滨今欲老,谁知才子忽相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碧绿的麦田上空飘着白云,古老的寺庙寂静无人,新生的杂草丛生。
小燕子在古井边忙碌地衔泥筑巢,斑鸠振翅飞过花丛发出鸣叫。
千年苔藓覆盖的山路清晰可见,长长的藤萝垂落水中。
我如今在漳滨静养,几乎老去,谁能想到会有才子突然来访。

注释

青青:碧绿。
麦垄:麦田。
白云阴:天空中飘着白云。
古寺:古老的寺庙。
新草深:新生的杂草丛生。
乳燕:刚孵化的小燕子。
拾泥:衔泥筑巢。
古井:古老的水井。
鸣鸠:斑鸠。
花林:花丛。
驳藓:长满苔藓。
明山履:清晰的山路。
垂萝:垂落的藤萝。
水心:水面。
一卧:躺卧。
漳滨:漳水之滨。
今欲老:即将老去。
才子:有才华的人。
忽相寻:忽然来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与古老寺庙的景象。开篇“青青麦垄白云阴”设置了一个春日午后的和煦氛围,麦子成熟、云彩轻纱,给人以平和之感。紧接着,“古寺无人新草深”则描绘出一座空寂的古寺,长满了新生的青草,显得历史悠久而又被世间遗忘。

诗人随后转向生活细节,“乳燕拾泥依古井”,小燕子在古老的井旁拾取泥土筑巢,展现了生命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接着“鸣鸠拂羽历花林”则是鸟儿在花丛中梳理羽毛,声音清脆,增添了一份生动。

诗中的下半部分,“千年驳藓明山履,万尺垂萝入水心”,驳藓(一种地衣)覆盖着古老的山路,显现了岁月的痕迹;而垂萝则是藤蔓缠绕,长至水中,水边花草与之交织,形成了一幅天然的画卷。

最后,“一卧漳滨今欲老,谁知才子忽相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感。然而,就在这种宁静中,却意外地收到了朋友卢纶的探望,这份出其不意的温情让诗人的内心充满喜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领悟和对友谊深厚的情感。

收录诗词(242)

李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字:正已
  • 籍贯:自号衡岳幽
  • 生卒年:约737年—约784年

相关古诗词

喜皇甫郎中拜谕德兼集贤学士

为郎三载后,宠命一朝新。

望苑迁词客,儒林拜丈人。

莺飞绮阁曙,柳拂画堂春。

几日调金鼎,诸君欲望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赋得山泉送房造

泉水山边去,高人月下看。

润松秋色净,落涧夜声寒。

委曲穿深竹,潺湲过远滩。

圣朝无隐者,早晚罢渔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慈恩寺暕上人房招耿拾遗

悠然对惠远,共结故山期。

汲井树阴下,闭门亭午时。

地閒花落厚,石浅水流迟。

愿与神仙客,同来事本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酬前大理寺评事张芬

君家旧林壑,寄在乱峰西。

近日春云满,相思路亦迷。

闻钟投野寺,待月过前溪。

怅望成幽梦,依依识故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