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为郎三载后,宠命一朝新。
望苑迁词客,儒林拜丈人。
莺飞绮阁曙,柳拂画堂春。
几日调金鼎,诸君欲望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所作,名为《喜皇甫郎中拜谕德兼集贤学士》。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是在庆祝某位官员——皇甫郎中被封为学士,并且获得了新的宠命。这反映出唐朝官场中的升迁和荣誉。
"为郎三载后,宠命一朝新。" 表明皇甫郎中在担任郎官三年之后,突然得到帝王的恩宠,被赐予新的命令或职责,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进步。
"望苑迁词客,儒林拜丈人。"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场景:皇甫郎中因其学识和才华受到尊敬,被文人墨客所仰望,而士林(即士大夫、知识分子)们对他表示祝贺。
"莺飞绮阁曙,柳拂画堂春。" 这两句描写了皇甫郎中宅邸的美丽景象,莺鸟在精致的楼阁间飞翔,柳枝轻拂过装饰华丽的厅堂,这些都是富贵生活的象征。
"几日调金鼎,诸君欲望尘。"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皇甫郎中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在政治舞台上更进一步,就如同古代用金鼎来烹调美味一样。而“诸君欲望尘”则是期盼他能够达到最高的荣耀,使后人瞩目。
这首诗通过对皇甫郎中升迁和学识的赞颂,展现了唐代文人的风范,以及他们对于知识分子政治地位提升的尊重与期待。
不详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泉水山边去,高人月下看。
润松秋色净,落涧夜声寒。
委曲穿深竹,潺湲过远滩。
圣朝无隐者,早晚罢渔竿。
悠然对惠远,共结故山期。
汲井树阴下,闭门亭午时。
地閒花落厚,石浅水流迟。
愿与神仙客,同来事本师。
君家旧林壑,寄在乱峰西。
近日春云满,相思路亦迷。
闻钟投野寺,待月过前溪。
怅望成幽梦,依依识故蹊。
野客蒙诗赠,殊恩欲报难。
本求文举识,不在子真官。
细雨双林暮,重阳九日寒。
贫斋一丛菊,愿与上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