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俱为落第年,相识落花前。
酒泻两三盏,诗吟十数篇。
行岐逢塞雨,嘶马上津船。
树影高堂下,回时应有蝉。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朋友间的惜别之情。"俱为落第年,相识落花前"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识是在彼此都经历了科举考试失败的岁月里,落花往往象征着青春易逝和时光流转,这里的落花则是对友情深厚的一种比喻。"酒泻两三盏,诗吟十数篇"写出了朋友们在一起饮酒作诗的场景,表达了他们相聚时的情感交流和文学创作的热烈。
"行岐逢塞雨,嘶马上津船"则描绘了一种离别的艰难旅途,岐山与塞雨共同营造出一种险峻而又萧瑟的自然景象,而嘶马上津船则显示了主人公不畏艰难,仍旧在继续前行。这里的“送别”主题更加深刻。
"树影高堂下,回时应有蝉"这两句诗,则写出了一个温馨而又有些许寂寞的家园场景。树影投射在高堂之下,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而“回时应有蝉”则预示着夏夜将至,蝉鸣声中充满了对归来的期待与等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有些许哀愁的情怀。诗人在送别之际,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更透露出一种生命中的无常与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态度。这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和哲理的美丽诗篇。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去有巡台侣,荒溪众树分。
瓶残秦地水,锡入晋山云。
秋月离喧见,寒泉出定闻。
人间临欲别,旬日雨纷纷。
池亭沈饮遍,非独曲江花。
地远路穿海,春归冬到家。
火山难下雪,瘴土不生茶。
知决移来计,相逢期尚赊。
秖到潇湘水,洞庭湖未游。
饮泉看月别,下峡听猿愁。
讲不停雷雨,吟当近海流。
降霜归楚夕,星冷玉泉秋。
相逐一行鸿,何时出碛中?
江流翻白浪,木叶落青枫。
轻楫浮吴国,繁霜下楚空。
春来欢侍阻,正字在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