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酒二首,并引(其二)

薄薄酒,饮两钟。粗粗布,著两重。

美恶虽异醉暖同,丑妻恶妾寿乃公。

隐居求志义之从,本不计较东华尘土北窗风。

百年虽长要有终,富死未必输生穷。

但恐珠玉留君容,千载不朽遭樊崇。

文章自足欺盲聋,谁使一朝富贵面发红。

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饮酒和隐居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比美好与粗糙、醉酒中的暖意与世俗的善恶,表达了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薄薄酒,饮两钟。粗粗布,著两重。" 开篇即描绘了一种简朴而自在的生活状态,通过对酒和衣着的简单描述,展现出一种不尚奢华、淡泊明志的情怀。

"美恶虽异醉暖同,丑妻恶妾寿乃公。" 这两句表达了饮酒可以暂时忘却世俗的是非善恶,以及对待女性的平等态度,反映出诗人宽容的人生观和对传统道德的挑战。

接下来的 "隐居求志义之从,本不计较东华尘土北窗风。" 诗人表达了追求精神寄托、超脱世俗纷争的心境,隐居生活是为了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坚守个人的信念。

"百年虽长要有终,富死未必输生穷。"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生命有限性的认识,以及对财富与贫穷不以物喜的超然态度。

"但恐珠玉留君容,千载不朽遭樊崇。" 诗人担忧的是,即便是珍贵如珠玉之物,也可能被后世误解或贬低,这反映出对个人名声和历史评价的深刻思考。

"文章自足欺盲聋,谁使一朝富贵面发红。" 这两句批判了那些借助权势或财富而获得虚假赞誉的人,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漠。

最后,"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 诗人表达了对于达观人物能自得其乐、不为世俗所动摇的赞赏,同时强调了世间一切功名和忧乐本质上的空虚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饮酒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示了苏轼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以及他对于生命、财富、名声等问题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同年王中甫挽词

先帝亲收十五人,四方争看击鹏鹍。

如君事业真堪用,顾我衰迟不足论。

出处升沉十年后,死生契阔几人存。

他时京口寻遗迹,宿草犹应有泪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七月五日二首(其一)

避谤诗寻医,畏病酒入务。

萧条北窗下,长日谁与度。

今年苦炎热,草木困薰煮。

况我早衰人,幽居气如缕。

秋来有佳兴,秫稻已含露。

还复此微吟,往和糟床注。

形式: 古风

七月五日二首(其二)

何处觅新秋,萧然北台上。

秋来未云几,风日已清亮。

云间耸孤翠,林表浮远涨。

新枣渐堪剥,晚瓜犹可饷。

西风送落日,万窍含悽怆。

念当急行乐,白发不汝放。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赵郎中见和,戏复答之

赵子吟诗如泼水,一挥三百六十字。

奈何效我欲寻医,恰似西施藏白地。

赵子饮酒如淋灰,一年十万八千杯。

若不令君早入务,饮竭东海生黄埃。

我衰临政多缪错,羡君精采如秋鹗。

颇哀老子今日饮,为君坐啸主画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