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翻译

我高卧在南边书房时,拉开帘幕只见月亮刚刚升起。
月光清澈照亮了水和树木,在窗户上轻轻摇曳。
时间缓缓流逝,月圆月缺几度轮回,清朗的月色见证了古今的变迁。
美丽的女子在清澈的江边,这个夜晚她吟唱得格外凄苦。
相隔千里的你又怎么样了呢?微风中兰花和杜若的香气飘来。

注释

高卧:悠闲地躺着休息。
南斋:南方的书斋。
帷:窗帘。
月初吐:月亮刚刚露出。
清辉:清澈明亮的光辉,这里指月光。
淡水木:使水和树木显得更加清澈、生动。
演漾:荡漾,波动的样子。
窗户:窗和门,泛指房屋的开口处。
苒苒:逐渐,慢慢的样子。
盈虚:满(月)和亏(月),比喻时间的流逝。
澄澄:清澈的样子。
今古:现在和古代,泛指时间的长河。
美人:美丽的女子,也可以象征远方的朋友或理想中的对象。
清江:清澈的江水。
越吟:古代越人歌吟,此处借指哀怨的歌声。
苦:凄苦,哀伤。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其如何:他或她怎么样了。
微风:轻微的风。
兰杜:兰花和杜若,皆为香草,这里用以象征高洁和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在自己的书房里欣赏初升的月亮。"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表达了诗人独处于寂静之境,观赏着初露天际的明月。"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则描绘了月光透过窗棂,如同流水般柔和地洒落在房中。

接下来的"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通过对比月亮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月亮虽然每夜都有,但它却在不断地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世事的无常。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则转向了一位佳人的形象,她似乎也陷入了某种思索或忧愁之中。诗中的"是夜"可能暗示着这是一种深夜的独白,表达了内心的寂寞和哀伤。

最后两句"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面对远方的疑惑和无奈,诗人似乎选择了顺应自然,以一种淡定的情怀去感受微风轻拂过兰草的情景。

这首诗通过月亮、自然景观以及美人的形象,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间、空间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98)

王昌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字:少伯
  •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 生卒年:698— 756

相关古诗词

杂兴

握中铜匕首,粉剉楚山铁。

义士频报雠,杀人不曾缺。

可悲燕丹事,终被狼虎灭。

一举无两全,荆轲遂为血。

诚知匹夫勇,何取万人杰。

无道吞诸侯,坐见九州裂。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

汝山方联延,伊水才明灭。

遥见入楚云,又此空馆月。

纷然驰梦想,不谓远离别。

京邑多欢娱,衡湘暂沿越。

明湖春草遍,秋桂白花发。

岂惟长思君,日夕在魏阙。

形式: 古风

江上闻笛

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

声长楚山外,曲绕胡关深。

相去万馀里,遥传此夜心。

寥寥浦溆寒,响尽惟幽林。

不知谁家子,复奏邯郸音。

水客皆拥棹,空霜遂盈襟。

羸马望北走,迁人悲越吟。

何当边草白,旌节陇城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行路难

双丝作绠系银瓶,百尺寒泉辘轳上。

悬丝一绝不可望,似妾倾心在君掌。

人生意气好迁捐,只重狂花不重贤。

宴罢调筝奏离鹤,回娇转盼泣君前。

君不见眼前事,岂保须臾心勿异。

西山日下雨足稀,侧有浮云无所寄。

但愿莫忘前者言,剉骨黄尘亦无愧。

行路难,劝君酒,莫辞烦,美酒千钟犹可尽,心中片愧何可论。

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