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

汝山方联延,伊水才明灭。

遥见入楚云,又此空馆月。

纷然驰梦想,不谓远离别。

京邑多欢娱,衡湘暂沿越。

明湖春草遍,秋桂白花发。

岂惟长思君,日夕在魏阙。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的山势正连绵不断,那条河水才时隐时现。
远远看见你进入了楚地的云雾中,而我这里只有空馆中的月光相伴。
思绪纷飞,驰骋在梦想之中,没想到这竟是遥远的离别。
京城充满了欢乐与娱乐,而我暂时沿着衡山、湘江而过。
春天时,明湖畔长满了绿草,秋天里,桂花树开满洁白的花朵。
哪里只是长久地思念你呢,日夜都心系着朝廷(魏阙代指朝廷)。

注释

汝山:指代对方所在地的山脉。
方联延:正在连绵不断的样子。
伊水:河流名,此处泛指流水。
才明灭: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遥见:远远地看见。
入楚云:进入楚地的云雾中,比喻远行。
空馆:空荡荡的住所,指诗人自己所处的地方。
月:月亮,此处引申为孤独的象征。
纷然:纷乱的样子,形容思绪多且杂。
不谓:没想到,不曾预料到。
远离别:遥远的离别。
京邑:京城,指代繁华之地。
多欢娱:充满欢乐和娱乐。
衡湘:衡山和湘江,代指湖南地区。
暂沿越:暂时沿着这些地方旅行或流寓。
明湖:明亮的湖泊,泛指美丽的湖泊。
春草遍:春天时草木茂盛遍布。
秋桂:秋天的桂花树。
白花发:开出白色的花朵。
岂惟:岂止,不仅仅。
长思君:长时间地思念你。
日夕:日夜,整天整夜。
魏阙:古代宫门外的阙门,代指朝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远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怀念。开篇“汝山方联延,伊水才明灭”两句,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般的意境,汝水蜿蜒如线,与伊水交织,形成了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观。

接着,“遥见入楚云,又此空馆月”两句,则通过视觉和空间的切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眺望与孤寂之感。"遥见入楚云"中,楚国的云雾似乎在呼唤着某种情愫,而“又此空馆月”则是诗人现实中的孤独与凄清。

诗中“纷然驰梦想,不谓远离别”两句,是对前述景物及情感的深化和内省。"纷然"一词,形容思绪纷乱,如同梦境一般,而"不谓远离别"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哀愁。

在“京邑多欢娱,衡湘暂沿越”两句中,诗人转而描写了繁华的都市生活和短暂的旅行经历,但这些都未能驱散内心的孤独感。这里的“京邑”与“衡湘”,分别象征着政治中心与自然之美,而"欢娱"与"沿越",则是对人生快乐与流转的写照。

最后,“明湖春草遍,秋桂白花发。岂惟长思君,日夕在魏阙”四句,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呼唤与怀念。“明湖春草遍”与“秋桂白花发”,通过对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描绘,表达了对亲友之思的长久不息。而"岂惟长思君,日夕在魏阙"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深情与孤独,无论是黄昏时分还是站在高高的城墙上,都无法摆脱对亲人之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以及对于远方亲友深切而持久的情谊。

收录诗词(198)

王昌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字:少伯
  •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 生卒年:698— 756

相关古诗词

江上闻笛

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

声长楚山外,曲绕胡关深。

相去万馀里,遥传此夜心。

寥寥浦溆寒,响尽惟幽林。

不知谁家子,复奏邯郸音。

水客皆拥棹,空霜遂盈襟。

羸马望北走,迁人悲越吟。

何当边草白,旌节陇城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行路难

双丝作绠系银瓶,百尺寒泉辘轳上。

悬丝一绝不可望,似妾倾心在君掌。

人生意气好迁捐,只重狂花不重贤。

宴罢调筝奏离鹤,回娇转盼泣君前。

君不见眼前事,岂保须臾心勿异。

西山日下雨足稀,侧有浮云无所寄。

但愿莫忘前者言,剉骨黄尘亦无愧。

行路难,劝君酒,莫辞烦,美酒千钟犹可尽,心中片愧何可论。

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

形式: 乐府曲辞

观江淮名胜图

刻意吟云山,尤知隐沦妙。

远公何为者,再诣临海峤。

而我高其风,披图得遗照。

援毫无逃境,遂展千里眺。

淡扫荆门烟,明标赤城烧。

青葱林间岭,隐见淮海徼。

但指香炉顶,无闻白猿啸。

沙门既云灭,独往岂殊调。

感对怀拂衣,胡宁事渔钓。

安期始遗舄,千古谢荣耀。

投迹庶可齐,沧浪有孤棹。

形式: 古风

过华阴

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

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

羁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绝。

欣然忘所疲,永望吟不辍。

信宿百馀里,出关玩新月。

何意昨来心,遇物遂迁别。

人生屡如此,何以肆愉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