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野水连天碧,峰峦入海青。
沧浪者谁子,一曲醉中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开篇“野水连天碧,峰峦入海青”两句,以宏阔的视角展示了广袤的江河与连绵的山峦,它们分别融入了那无垠的蓝天和蔚蓝的大海之中,色彩鲜明,境界开阔。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更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胸襟与气魄。
接下来的“沧浪者谁子,一曲醉中听”两句,则从景象转向人物,诗中的“沧浪者”指的是一位隐逸之人,或许是诗人自己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这里的“一曲”很可能是一段流水般的琴声或是一首即兴而作的歌谣,而“醉中听”则表达了诗人在聆听这旋律时的心境,或许是酒后,或许是心灵上的醉态,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享受和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
不详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偶来人境外,何处染嚣尘。
倘许栖林下,僧中老此身。
十月江边芦叶飞,灌阳滩冷上舟迟。
今朝未遇高风便,还与沙鸥宿水湄。
鹤发婆娑乡里亲,相邀共看往年春。
拟将儿女归来住,且是茅山见老人。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