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角

谯角咿呜到枕边,边情似向曲中传。

梅花三弄月将晚,榆塞一声霜满天。

织锦佳人应有恨,枕戈老将想无眠。

争如二月春风市,卖酒楼头听管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谯楼的角声低沉地响在耳边,边塞的情感仿佛随着乐曲传递。
月已渐晚,梅花的三次演奏声中透出凄凉,榆塞上空传来一声寒霜满天的悲鸣。
织布的美女或许心中有愁,而守边的老将恐怕难以入眠。
哪比得上在二月春风吹拂的市场,酒楼之上倾听管弦音乐的美好。

注释

谯角:古代城楼上的号角。
边情:边疆的情势或思乡之情。
曲中传:通过音乐传达出来。
梅花三弄:古曲名,这里形容梅花的悠扬旋律。
榆塞:代指边塞。
霜满天:形容夜晚的寒冷和寂静。
织锦佳人:擅长织锦的美女,可能暗指思妇。
枕戈老将:手执武器的年迈将领,可能指戍边的军人。
争如:哪里比得上。
春风市:春天的集市。
管弦:乐器,这里指音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庚的作品《闻角》,描绘了夜晚边塞军营中的情景。首句“谯角咿呜到枕边”以角声入梦,展现出边关的警报与紧张气氛。次句“边情似向曲中传”,暗示了军情通过笛声传递,引人深思。

“梅花三弄月将晚”借梅花三弄(古代笛曲名)和渐近傍晚的月色,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壮美的意境,寓含着戍卒的思乡之情。接下来,“榆塞一声霜满天”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寒冷与荒凉,以及士兵们在寒霜中守卫边疆的艰辛。

“织锦佳人应有恨,枕戈老将想无眠”通过想象家中女子对戍边亲人的思念和老将的彻夜难眠,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离愁别绪。最后,“争如二月春风市,卖酒楼头听管弦”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对比当前的边塞生活,更显其苦涩。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角声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思乡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收录诗词(436)

黄庚(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 字:星甫
  • 号:天台山人
  •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闻鹤

寒蟾初上海云收,何处仙禽过庾楼。

清夜照人千里月,碧天警露一声秋。

玉笙缥缈缑山去,羽袂蹁跹赤壁游。

回首女墙旧时事,千年华表动新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除夕

爆竹惊残腊,冬春此夕分。

且斟分岁酒,懒赋送穷文。

客思愁檐雨,乡心逐海云。

阳和在何处,明日问东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凉夜即事

凉入虚堂睡思浓,夜深剪尽烛花红。

光摇珠箔梧桐月,香透纱厨茉莉风。

欹枕觉来人不寐,撚髭吟罢句难工。

小蛮问我诗成未?诗在池塘草梦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哭别月村(其一)

交游惟子独相知,此老天胡不慭遗。

行辈凋零亡益友,文风寥落失儒师。

在生曾与传遗像,临死犹能寄别诗。

月落村空人不见,伤心千古隔幽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