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爆竹惊残腊,冬春此夕分。

且斟分岁酒,懒赋送穷文。

客思愁檐雨,乡心逐海云。

阳和在何处,明日问东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鞭炮声惊扰了残年的寂静,冬去春来的夜晚在此刻划分。
暂且斟满庆祝新岁的美酒,无心撰写送别贫困的诗篇。
客居他乡的人思念如檐头雨滴,心中乡愁随海上云烟飘散。
温暖的阳光究竟藏身何处,明天我将向春天之神东君询问。

注释

爆竹:春节时放的鞭炮。
残腊:残年,指旧年的最后几天。
冬春:冬季与春季的交接。
分:划分。
斟:倒酒。
分岁酒:新年来临之际的酒。
懒赋:懒得写。
送穷文:古代文人常作以送别贫困的诗。
客思:客居者的思乡之情。
愁檐雨:形容忧愁如屋檐上的雨滴。
乡心:思乡之心。
逐海云:随着海上云彩飘向远方。
阳和:温暖的阳光。
东君:古代神话中的春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庚创作的《除夕》。诗中描绘了新旧交替的除夕之夜,通过“爆竹惊残腊”形象地展现了岁末的热闹与辞旧迎新的气氛。诗人选择“且斟分岁酒”,表达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和对新年的期待,而“懒赋送穷文”则流露出对繁琐文事的厌倦,更愿意享受节日的轻松。

“客思愁檐雨”一句,诗人寓情于景,借檐头的雨水寄托羁旅在外的思乡之情,进一步深化了除夕之夜的孤寂之感。“乡心逐海云”则以海云飘渺比喻游子的乡愁,显得更加深远悠长。最后,诗人以“阳和在何处,明日问东君”收束,表达了对春天的到来和希望的追寻,将对未来的期盼融入对自然的询问之中,富有哲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除夕夜的风俗人情,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流转,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沉的情感底蕴。

收录诗词(436)

黄庚(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 字:星甫
  • 号:天台山人
  •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凉夜即事

凉入虚堂睡思浓,夜深剪尽烛花红。

光摇珠箔梧桐月,香透纱厨茉莉风。

欹枕觉来人不寐,撚髭吟罢句难工。

小蛮问我诗成未?诗在池塘草梦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哭别月村(其一)

交游惟子独相知,此老天胡不慭遗。

行辈凋零亡益友,文风寥落失儒师。

在生曾与传遗像,临死犹能寄别诗。

月落村空人不见,伤心千古隔幽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挽卫山斋(其一)

楹梦惊残忽告终,儒林多士失宗工。

云间便觉无清气,江上谁能继古风。

蕙帐夜阑孤鹤怨,茅斋人去九山空。

我来岂为私情哭,痛哭君亡吾道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挽任宅云

方拟荣除上玉堂,玉楼有召返仙乡。

才过贾谊同年少,齿长颜回一岁亡。

师友交情从此绝,死生异路实堪伤。

云边宅在人何在,肠断西风泪几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