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齐天乐·络纬》由清代诗人毛茂清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夜晚的凄美景象。词中以络纬(即纺织娘)的鸣叫声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碧梧芳信惊初到”,开篇点明季节转换的微妙时刻,碧绿的梧桐树上似乎传来春天的消息,却在初夏时节悄然降临,给人以惊喜与意外之感。“秋声晚来无数”则将视角转向了即将到来的秋天,预示着季节更迭的必然性与不可逆转。
“金井阑边,豆花篱落,做得凄凉几许”,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井栏旁的金色光辉、豆花与篱笆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孤独感,暗示着时光流逝带来的寂寥与无奈。“萧萧振羽。似一度高吟,一番低诉”,络纬的鸣叫声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色彩,仿佛在低吟浅诉,表达着内心的忧郁与思念。
“乍断还连,依稀吹入小窗户”,络纬的叫声时断时续,仿佛是遥远的呼唤,透过窗户轻轻飘入室内,触动人心。“还疑春茧曳绪,引秋情暗起,宛转千缕”,春茧的丝线与秋的情思交织在一起,引发人们对过往与未来的无尽遐想,情感细腻而复杂。
“锦字萦愁,哀弦纺梦,独立空阶风露,不胜酸楚”,锦字与哀弦分别代表了文字与音乐的哀愁,诗人独自站在空旷的台阶上,感受着风露的清凉与内心的酸楚,情感达到了高潮。“共促织鸣悲,寒螀啼苦”,与促织(蟋蟀)的悲鸣和寒螀(另一种昆虫)的哀啼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悲凉的氛围。
“絮尽新愁,夜凉谁共语”,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新愁与夜凉时的孤独与渴望有人倾听的心境,整个词作在情感上达到了深沉而细腻的境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