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张元干的作品,属于古体诗。全诗通过对宫廷盛况和祭祀活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稳、中兴王朝的祝愿。
"天扶王室挺生申,瑞启中兴社稷臣。"
这里,“天扶”意味着上天的护佑,“王室”指的是皇帝的家族,“挺生申”可能是指某种吉祥的象征或仪式,表示皇室的繁荣昌盛。“瑞启”则预示着美好的开始,“中兴”通常用来形容国家由衰落到复兴的过程,“社稷臣”则是古代帝王祭祀土地神和谷神以确保农业丰收的典故,诗人借此表达对国家繁荣稳固的期望。
"樽俎折冲常自任,庙堂康济更何人。"
“樽俎”是古代祭祀时用来盛放酒和食物的器具,“折冲”可能指的是祭祀中的某种仪式或供品,“常自任”表明这些活动都是由皇帝亲自主持,显示出对国家大事的重视。“庙堂康济”则是希望通过祭祀来获得安康和福泽,“更何人”强调只有皇帝才能承担起这样的重要职责。
"秋风玉帐军容肃,冷月铃斋夜宴新。"
“秋风玉帐”描绘了一种清凉而又庄严的气氛,“军容”可能是指军队或宫廷的整齐装束,“肃”则表达了一种庄重、有序的状态。“冷月铃斋夜宴新”则是在描述一种在寒冷的月光下,通过铃声和晚宴来进行的清凉而又隆重的活动。
"愿扫妖氛开寿域,衮衣端为转洪钧。"
“扫妖氛”是希望消除一切邪恶与不祥之气,“开寿域”则是希望打开长寿和安康的领域。“衮衣”是一种官服,“端为”意味着恭敬地、庄重地,“转洪钧”可能是指某种仪式或动作,表达对皇权的尊崇。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的描写和国家盛况的展现,表达了诗人对于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以及对君主的忠诚和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