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古井碧沈沈,分明见百寻。
味甘传邑内,脉冷应山心。
圆入月轮净,直涵峰影深。
自从仙去后,汲引到如今。
这首诗描绘了一口古老的井水,碧绿清澈,深邃见底。井水甘甜,流传于乡间;脉络清冷,似乎与山林相应。月光之下,井水如镜般净洁;在高峰的映照下,井水显得格外深长。这口井自从仙人离去之后,便一直有人汲取其水直到现在。
诗中通过对古井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的笔触细腻,既描绘了自然景观,又蕴含着仙界与现世之间的联系,流露出一丝淡远的情怀。此外,水的清冷、甘甜,以及它对时间和空间的穿越,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永恒。
不详
唐末诗人。也叫任蕃,或任藩。出身贫寒,步行到京师去考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放浪江湖,吟诗弹琴自娱。于是就有了游巾子山一段,题诗于壁云:“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正所谓人以文传,文以人传。这篇《宿巾子山禅寺》一诗,由于描写细腻,动静得宜。不胫而走,脍炙人口。后人题诗云;“任蕃题后无人继,寂寞空山二百年”。其诗集一卷,今存诗十八首
借问钓鱼者,持竿多少年。
眼明汀岛畔,头白子孙前。
棹入花时浪,灯留雨夜船。
越江深见底,谁识此心坚。
碧峰秋寺内,禅客已无情。
半顶发根白,一生心地清。
竹房侵月静,石径到门平。
山下尘嚣路,终年誓不行。
憧憧洛阳道,尘下生青草。
行者岂无家,无人在家老。
鸡鸣前结束,争去恐不早。
百年路傍尽,白日车中晓。
求富江海狭,取贵山岳小。
二端立在途,奔走无由了。
此生生在此生先,何事从玄不复玄。
已在淮南鸡犬后,而今便到玉皇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