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馀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和元遗山一首

鲁桥卸淮舸,淖涂历蓁芜。

翠峄倚天末,髣髴东南隅。

薄暮曲纪城,三清敞仙居。

平原积磥砢,灵河鸣泉珠。

小径斗折上,行与狐兔俱。

循崖索斯篆,恍惚东封书。

丛巅集莲瓣,岩岩瞰青徐。

正途尽茅塞,正尔宜羊车。

蚌珍不蔽美,岧峣到枌榆。

南门肃孟庙,冠袂先抠趋。

气大夙有配,邾少不必都。

盥既觌慈靖,择师谁复如。

形式: 古风

翻译

鲁桥卸下淮河舟,滑腻泥地过丛莽。
翠绿山峦接天边,仿佛在东南方。
傍晚时分曲径绕城,三清宫宇显仙乡。
平原之上石块堆积,灵河涌动如珠光。
小路曲折向上攀,同行者似狐兔般藏。
沿着崖壁寻古篆,如梦似幻东封记。
山顶聚集莲花瓣,高峻险峻望青徐。
正道已被草木阻,恰宜乘车羊车游。
蚌贝珍宝难掩美,崇山峻岭至枌榆。
南门庄重孟庙立,衣冠整齐前往趋。
气度非凡早有匹配,邾国虽小也不输。
沐浴后见慈祥安宁,选师何处能再觅?

注释

卸:卸下。
淖涂:泥泞的土地。
倚天末:连接天边。
髣髴:仿佛。
薄暮:傍晚。
仙居:神仙居住的地方。
磥砢:堆积的石头。
灵河:神圣的河流。
斗折:曲折像北斗星。
东封书:古代封禅的记录。
岩岩:高峻的样子。
羊车:古代贵族出行乘坐的车。
岧峣:高耸。
孟庙:祭祀孟子的庙宇。
气大:气度非凡。
盥:沐浴。
慈靖:慈祥而宁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自然景观中行走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开篇“鲁桥卸淮舸,淖涂历蓁芜”两句,设定了一种荒废与静谧的场景,水流缓慢,河岸上杂草丛生,给人一种时光久远、世事沧桑之感。

“翠峄倚天末,髣髴东南隅”中的“翠峄”指的是连绵起伏的绿色山峦,它们似乎支撑着天际,而“髣髴东南隅”则描绘了一种迷离恍惚之感,诗人心中对远方的向往和不确定的未来。

“薄暮曲纪城,三清敞仙居”这两句,画出了一个幽静的山城晚景,其中“三清”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三个层次的神仙世界,“敞仙居”则是诗人对仙境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想象。

接下来的“平原积磥砢,灵河鸣泉珠”两句,继续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平原上堆积着石块,而灵河中传来泉水的声音,如同珍贵的珠玉一般。

“小径斗折上,行与狐兔俱”表现了一种孤独但不失自在的心境。诗人独自一人走在曲折的小路上,与野兽为伴,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

“循崖索斯篆,恍惚东封书”中,“循崖索斯篆”可能指的是沿着山崖寻找古代遗迹,而“恍惚东封书”则是一种对于历史的回忆和对过去事件的思考。

“丛巅集莲瓣,岩岩瞰青徐”两句,通过对山石、花瓣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正途尽茅塞,正尔宜羊车”则是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期待,希望能够在大自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蚌珍不蔽美,岧峣到枌榆”两句,通过对珍贵事物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美好总是存在的信念。

最后,“南门肃孟庙,冠袂先抠趋”中的“南门肃孟庙”可能指的是某个庄严的宗教场所,而“冠袂先抠趋”则表现了一种对于礼仪和传统的尊重。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历史和个人境遇的一系列感慨和思考。

收录诗词(135)

王奕(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南宋,入元后曾出任玉山县儒学教谕。与谢枋得等南宋遗民交往密切,诗文中不乏以遗民自居的文句,所以《宋诗纪事》将他列入书中。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因《玉窗如庵记》末署“岁癸巳二月朔,前奉旨特补玉山儒学教谕伯敬谨撰并书”,然则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改题元人。代表作品有《酹江月》、《摸鱼儿》和《沁园春》等

  • 字:伯敬
  • 号:斗山
  • 籍贯:玉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293

相关古诗词

春晖亭为榉川子赋

昔人念亲心何如,喻彼百草蒙春晖。

一川含绿草方长,满地落红春已归。

草欲报春春忽改,子欲养亲亲不待。

嗟哉物尔人亦然,对草无言泪如海。

阳春有脚还复来,今年花谢明年开。

慈亲一去不复见,画图空写春风面。

榉川有子思报亲,结茅竹亭留白云。

亲恩难酬春易过,独倚栏干怨春暮。

寄言孝子须惜时,流光暗促亲颜移。

春盘荐脆须及早,莫待酒浇坟上草。

形式: 古风

祖庭观丁歌

吾祖河汾文中氏,受恩未报夫子灵。

末孙愿言无忝尔,幸际天地还清宁。

奔波水陆数千里,袖香今得拜祖庭。

天欲使观周礼在,时哉巧值开上丁。

北方学者曹博士,新膺上命来交承。

圣门不敢负所学,事事必欲行六经。

尔时己丑八月朔,大中门辟天微明。

左开毓粹右观德,灯毬灿烂交流星。

奎文阁下爇柴燎,柏林鸠鹊争飞鸣。

金丝堂前班引出,笙镛隐隐金石声。

三氏诸孙列左右,皎洁宿鹭排圆汀。

各崇尊长例就位,深衣徵及江南生。

礼官三请诣磬所,朱扉咿?开中扃。

太常金乐交佚奏,秩秩笾豆环簪缨。

首从先圣告祝后,邹兖次第彝樽倾。

却诣齐国父母庙,泗沂分配随重轻。

五贤推尊孔道者,俎豆亦得陈其诚。

春秋天下祀文庙,太常四丁惟鲁行。

青衿白发老学校,观丁未有如斯荣。

俨然清都听雅乐,耳目变换心神惊。

南门礼毕饮福胙,公堂交错飞兕觥。

饮馀独立杏坛下,予怀缥缈欣嘅并。

恭惟素王师万世,道如日月行天晴。

几年读易坐瓮牖,景仰阙里真蓬瀛。

谁令溟渤化清浅,温凉亲得瞻仪形。

吁嗟麟踣凤不至,青霄栩栩飞梁楹。

想当削迹伐木日,诺仕委曲随人情。

不知无可无不可,与时潜跃无将迎。

君臣大义要不废,岂应弦辙俱纷更。

匡围宋害走列国,哀诔汉祠垂千龄。

谁云木坏文寖丧,墓林楷理犹纵横。

文谟武烈悉斯烬,春秋无复陈尝蒸。

皇王帝伯禅林休,尼山泗水常朝廷。

孔林黄屋已八至,功与泰山争峥嵘。

惜哉祥符天子幸,生晚不得随公卿。

封疆万里撤私町,冠佩此夕仰大成。

八表云昏尘眯目,仲孙宣子视独瞠。

观周反鲁学益进,矇与瞍语闻惊霆。

两生此日既见圣,中道未有倾盖程。

箪瓢道不在房杜,深惭礼乐孤汾亭。

归与玉斗授论语,愿与诸子歌菁菁。

庶乎可以报罔极,蠢生未必终顽冥。

斐然成歌记祀事,刊作学者座右铭。

形式: 古风

贽见五峰燕先生

康庐崒嵂撑青空,五峰下有神仙翁。

黄金为佩白玉琐,跨虹飞上燕台穹。

紫垣苍琐白日静,薇花韵的明丹衷。

帝谓公田久不井,为提明月江西东。

某邱某壑无隐耳,贮见汉庾堆陈红。

周官六典冢宰事,有功?亩方为忠。

蹇予落魄不耕子,半生煮字悲吟穷。

盖头不思恋茅屋,负笈远拜夫子宫。

黄河泰华幸一见,于人须识欧阳公。

枯根纤芥尽收拾,药笼未必遗芳藭。

品题愿借燕许笔,可以报德歌豳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黄池大水歌

玉斗山人归自鲁,迂途携酒酬谪仙。

丹阳滞留十日雨,坐见平陆成长川。

不冲不激不澎湃,漫高漫长漫嚣尘。

黄池地势低且圹,筑堤种柳名圩田。

一圩动是数百顷,耕民缚舍沿郊阡。

良苗怀新交翠浪,一刻漭作蛟龙渊。

仓皇老释竞祈祷,搬移儿女争牵连。

村庄草屋浮断梗,黄流黑气蒸腥膻。

市民运土积塍脊,危如燕垒悬杗前。

中宵突尔駃一决,尽与河伯裾相牵。

或云岳渎潴魍魉,呴沫吹浪如吹煎。

昌黎谕鳄许戮蜃,古今此理容或然。

粤从天一中入坎,水德流动随乾圜。

彝伦攸斁五行汩,君舟民水几覆颠。

神姒凿窟踰九载,到今三千七百年。

三时粟麦天不雨,苍生何赖无瘠捐。

天变不能违者水,民命自以君为天。

当今君相即尧禹,蓄积期会谁当先。

灵均李杜在水部,叫天为我笺长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