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碧斋

面面溪光护石苔,轩墀无复有尘埃。

月涵虚白浮秋去,水泛空青入座来。

渔钓儿孙多质朴,啸歌鸥鹭不惊猜。

我家亦住沧江曲,千个筼筜绕舍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溪光映照着石头上的青苔,轩廊内外再无一丝尘埃。
明亮的月光如清水般清澈,随着秋天流逝,倒映在水面,又仿佛流入座位。
渔夫和子孙们质朴纯真,他们的生活与鸥鹭共鸣,无人惊扰。
我家也坐落在弯曲的沧江边,周围环绕着上千棵修长的筼筜竹。

注释

溪光:溪水的反光。
石苔:石头上的青苔。
轩墀:轩廊。
尘埃:灰尘。
月涵虚白:月光清澈如水。
浮秋去:随秋意流逝。
水泛空青:水面泛起青色。
入座来:仿佛来到眼前。
渔钓儿孙:捕鱼的子孙们。
质朴:朴实无华。
啸歌:欢歌笑语。
鸥鹭:海鸥和鹭鸟。
我家亦住:我家也居住在。
沧江曲:弯曲的沧江边。
筼筜:一种竹子。
绕舍栽:环绕着房屋种植。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成廷圭的《环碧斋》描绘了一幅宁静清幽的山水画卷。首句“面面溪光护石苔”展现了溪水潺潺,光照石上青苔的景象,环境清雅。次句“轩墀无复有尘埃”强调了这里的洁净与宁静,仿佛尘世纷扰都被隔绝在外。

“月涵虚白浮秋去”写的是秋夜月色如水,映照着空明的水面,时光悄然流逝。而“水泛空青入座来”则进一步渲染了水色与空间的交融,仿佛清冷的水色也随着波纹进入人的视线和心境。

“渔钓儿孙多质朴”描绘了渔家生活的简单和淳朴,孩子们在河边垂钓,其乐融融。接着,“啸歌鸥鹭不惊猜”则以鸥鹭的自在飞翔,衬托出环碧斋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最后,诗人以“我家亦住沧江曲,千个筼筜绕舍栽”收尾,表达了自己对这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自家住所周围也有相似的竹林环绕,增添了诗意的栖居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环碧斋的优美环境和渔家生活的恬淡,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喜爱和追求。

收录诗词(542)

成廷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字:原常
  • 籍贯:元芜城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

倚阑遥见江南,狒狸前度愁风雨。

英雄安在,龙颠虎倒,空悲朝露。

落日荒宫,北风过雁,柰何踌伫。

见行人指点,战场犹说,三城下,西州路。

有客登高长啸,访诸君、旧游无处。

麒麟何物,累累谁者,消沉千古。

北海人豪,骆驼坡下,而今黄土。

算无过何逊风流,便拟赋,官梅去。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举头南极星明,五云飘作天花雨。

龟游莲叶,鹤栖松顶,□□□露。

阿母瑶池,琼花新好,正逢初度。

对碧梧翠竹,黄庭读罢,更细味,全生处。

二十四番花信,待持入薰风旧谱。

琴鸣瑟和,兰清玉暖,云翩彩舞。

身在箫台,月明风细,犹闻笑语。

想胡麻饭熟,只应流出,向桃源路。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与北山觉公

倚阑蓝玉西边,长松千尺鼪鼯走。

风吹香雾,云生幽树,泉鸣缺甃。

嘻笑山翁,看山不厌,别来浑瘦。

且休嫌俗客,竹床乌几,半分与,真耆旧。

已办泽车款段,时时过、竹扉花牖。

人来问我,功名老矣,狂歌摇首。

袖里经纶,与时消息,只令杯酒。

唤香山居士商量,添个似侬肯否。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调歌头

坐上且停酒,听我别时歌。

人生会面何少,离别一何多。

我有两行铁汁,平生不为人泣,但恐也滂沱。

劝尔且轰饮,挈脚打琵琶。走儿童,骑竹马,折桃花。

沙头日日风雨,犹自鼓频挝。

今日玉箫台下,明日天台路上,是处是天涯。

鹏抟扶摇稳,我欲趁飞车。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