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美诗十首(其四)

德全才足与时宜,一曲名流未是奇。

奕到入神情若拙,书成泣鬼意如痴。

微熏契合醇醪性,清咏赓飏击壤词。

韫就太和充四体,谁能不系美人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此诗《思美诗十首(其四)》由明代诗人宋应星所作,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全诗以“德全才足与时宜”开篇,点明了诗人的理想人格——品德完备,才华横溢,与时代相合。接下来,“一曲名流未是奇”则表明了诗人对名流之曲的评价,并非仅限于此,暗示着诗人的艺术追求超越了表面的名声。

“奕到入神情若拙,书成泣鬼意如痴”两句,运用了围棋和书法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沉浸在艺术创作中的状态。围棋的“若拙”形象地表现了创作过程中的专注与深思熟虑,而书法的“泣鬼”则表达了诗人创作时情感的强烈与深度,仿佛连鬼神都能为之动容。

“微熏契合醇醪性,清咏赓飏击壤词”进一步展示了诗人艺术创作与个人情感的融合,以及作品在社会生活中的反响。通过“微熏”的描述,诗人似乎在享受一种微妙的醉意,这不仅是酒的醇香,更是艺术创作带来的精神愉悦。而“清咏赓飏击壤词”则暗示了作品如同民间歌谣一般,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

最后,“韫就太和充四体,谁能不系美人思”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的追求不仅仅停留在外在形式上,更深入到心灵和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美的渴望与追求,以及这种追求可能引发的情感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艺术创作、个人情感和社会反响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深刻理解与追求,以及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美学价值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52)

宋应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明末科学家,汉族江右民系。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崇祯七年(1634)任江西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亳州知州。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谕任内著成《天工开物》一书。的著作还有《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画音归正》、《卮言十种》等,但今已佚失

  • 字:长庚
  • 籍贯:奉新(今属江西)
  • 生卒年:公元1587—约1666年

相关古诗词

思美诗十首(其五)

砥柱狂澜劲节标,匪因闻誉动心要。

个中信誓千金重,身外浮荣一叶飘。

帝座光明呼吸透,尘埃笃挚鬼神招。

成功不愿留名记,至德无称意自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思美诗十首(其六)

圣贤怀德觉顽愚,出处难将一局拘。

坐榻穿时真乐在,辙轮环处苦心纡。

功存克己坚持足,愿结成民取次符。

举世簪缨为若事,荣名绝与至人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思美诗十首(其七)

充繁东壁尽书编,不解删存枉展诠。

天产哲人今贯古,时宗盟主俗资贤。

无情片语弁髦弃,有用群言琬琰传。

从此缥缃怀至宝,祖龙不用虐灰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思美诗十首(其八)

四象两仪七尺安,推尊主教暂登坛。

正容悟物形同玉,法语迎机气若兰。

隐跃真诠高觉證,提撕直指众人看。

关闽濂洛捐衣钵,遥接尼山海水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