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美诗十首(其六)

圣贤怀德觉顽愚,出处难将一局拘。

坐榻穿时真乐在,辙轮环处苦心纡。

功存克己坚持足,愿结成民取次符。

举世簪缨为若事,荣名绝与至人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此诗《思美诗十首(其六)》由明代诗人宋应星所作,通过对圣贤与凡人的对比,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自我约束的推崇。诗中以“圣贤怀德觉顽愚”开篇,点明了圣贤之德与凡人的区别,圣贤之心怀仁德,能洞察凡人的愚昧。接着,“出处难将一局拘”一句,暗示了圣贤的处世之道并非遵循固定的规则或模式,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

“坐榻穿时真乐在,辙轮环处苦心纡”两句,通过“坐榻穿”与“辙轮环”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圣贤与凡人在生活态度上的差异。坐榻穿时,圣贤享受的是内心的宁静与快乐;而凡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却往往感到身心俱疲。这反映了圣贤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而非物质上的享乐。

“功存克己坚持足,愿结成民取次符”则进一步阐述了圣贤的品质,强调了自我克制与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圣贤不仅能够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还致力于为民众谋福利,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举世簪缨为若事,荣名绝与至人殊”表达了对世俗追求的反思。在世人追逐权贵、名誉的过程中,圣贤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他们的追求超越了物质与名利,达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这句诗揭示了圣贤与凡人价值观的根本差异,突出了高尚品德与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思美诗十首(其六)》通过对比圣贤与凡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深刻地探讨了道德修养和个人品格的重要性,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向往。

收录诗词(52)

宋应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明末科学家,汉族江右民系。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崇祯七年(1634)任江西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亳州知州。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谕任内著成《天工开物》一书。的著作还有《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画音归正》、《卮言十种》等,但今已佚失

  • 字:长庚
  • 籍贯:奉新(今属江西)
  • 生卒年:公元1587—约1666年

相关古诗词

思美诗十首(其七)

充繁东壁尽书编,不解删存枉展诠。

天产哲人今贯古,时宗盟主俗资贤。

无情片语弁髦弃,有用群言琬琰传。

从此缥缃怀至宝,祖龙不用虐灰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思美诗十首(其八)

四象两仪七尺安,推尊主教暂登坛。

正容悟物形同玉,法语迎机气若兰。

隐跃真诠高觉證,提撕直指众人看。

关闽濂洛捐衣钵,遥接尼山海水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思美诗十首(其九)

静里功夫去倦昏,动时酬应岂忘存。

儒家主敬无迁位,释氏观心不二门。

差遣万缘归色相,贯穿三教合乾坤。

生知默喻刚柔信,无极源流独觉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思美诗十首(其十)

性量群分贮水推,圣涵万顷众涵卮。

惊人事业优《尧典》,绝世文章玩《系词》。

博物功深明范合,观天理契彻盈亏。

官骸不负洪钧赋,过此难将意识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