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俗尼

柳眉梅额倩妆新,笑脱袈裟得旧身。

三峡却为行雨客,九天曾是散花人。

空门付与悠悠梦,宝帐迎回暗暗春。

寄语江南徐孝克,一生长短托清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柳叶般的细眉,梅花似的容颜,打扮得格外清新,欢笑中脱下僧衣找回了往日的自我。
她仿佛是为了三峡而化身行雨的仙子,又似那九天之上散落花朵的神女。
将空门生活当作悠长的梦境,而华美的闺房悄悄迎来了春天的气息。
我要告诉江南的徐孝克,这一生的悲喜都寄托在了这清雅的尘世之中。

注释

柳眉:形容女子眉毛细长弯曲如柳叶。
梅额:形容女子额头清秀美丽,如梅花般雅致。
倩妆:美丽的妆容。
袈裟:僧侣穿的袍子,这里比喻僧人身份。
旧身:指世俗中的自己,原来的身分。
三峡:长江三峡,这里泛指山水美景,也可能寓意情感波折。
行雨客:古代传说中能行云布雨的仙人,这里比喻有着神秘背景的游历者。
九天:天之极高处,常用来形容仙境。
散花人:源自佛教故事中天女散花的典故,比喻超凡脱俗之人。
空门:佛教中指佛门,比喻出家修行的生活。
悠悠梦:长久而虚幻的梦境,指远离尘世的生活。
宝帐:装饰华丽的帷帐,喻指世俗的享受或闺房。
暗暗春:暗中迎来的春天,比喻隐秘的欢愉或生机。
寄语:转告,传递消息。
江南:地理区域名,这里泛指文人雅士聚集之地。
徐孝克:可能指代某位具体的文人或象征性人物,表达对友人的寄语。
一生长短:一生的时光,无论长短。
托清尘:寄托于清雅的尘世生活,追求高洁的情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出家转而还俗的尼姑形象,展现了她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柳眉梅额倩妆新"一句通过细腻的容貌描写,传达了尼姑在还俗后的打扮之美,"笑脱袈裟得旧身"则表明她已脱下僧衣,恢复到了过去的世俗形象。

接下来的两句"三峡却为行雨客,九天曾是散花人"借用了自然景象和神话传说,暗示尼姑曾经在精神世界中自由翱翔,如同仙人散花般洒落恩泽,但如今却只能成为观赏自然风光的过客。

"空门付与悠悠梦,宝帐迎回暗暗春"则表达了尼姑对往昔生活的一种无奈和留恋,她将那些美好的记忆视为虚幻的梦境,而现实生活中却只能在华丽的帷幕之中迎接春天的到来。

最后两句"寄语江南徐孝克,一生长短托清尘"则是尼姑对故人的一种致意,希望通过友人的传递,自己的生命轨迹,无论长短,都能托付给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清风尘世。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转换的手法,展示了尼姑还俗后的复杂心态和生活状态。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闲书

接鹭陪鸾漫得群,未如高卧紫溪云。

晋阳起义寻常见,湖口屯营取次闻。

大底鹪鹏须自适,何尝玉石不同焚。

回看带砺山河者,济得危时没旧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闲居有作

依依芳树拂檐平,绕竹清流浸骨清。

爱弄绿苔鱼自跃,惯偷红果鸟无声。

踏青堤上烟多绿,拾翠江边月更明。

只此超然长往是,几人能遂铸金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人有感

莫愁家住石城西,月坠星沈客到迷。

一院无人春寂寂,九原何处草萋萋。

香魂未散烟笼水,舞袖休翻柳拂堤。

兰棹一移风雨急,流莺千万莫长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和人题武城寺

神清已觉三清近,目断仍劳万象牵。

渭水远含秋草渡,汉陵高枕夕阳天。

半岩云粉千竿竹,满寺风雷百尺泉。

别有阑干压行路,看人尘土竟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