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城西夜游寄履约兄弟

官街车马去如流,正是濠南宿雨收。

灯火兰桥穿夜市,月明歌吹满江楼。

别来西郭添新梦,坐对秋风感旧游。

黄菊凄凉重九近,思君欲上五湖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城西夜游情景的回忆与怀念。首联“官街车马去如流,正是濠南宿雨收”以动态的画面开篇,官道上车马川流不息,濠水边的夜雨刚刚停歇,营造出一种繁华与宁静交织的氛围。颔联“灯火兰桥穿夜市,月明歌吹满江楼”进一步展开画面,兰桥上灯火辉煌,夜市热闹非凡,月光洒满江楼,乐声悠扬,将繁华与欢乐渲染得淋漓尽致。

颈联“别来西郭添新梦,坐对秋风感旧游”转而抒发情感,诗人离开后,西郭增添了许多新的记忆,他坐在秋风中,回想起过去的游乐,既有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新生活的好奇与期待。尾联“黄菊凄凉重九近,思君欲上五湖舟”则表达了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要乘舟前往五湖,寻找心灵的慰藉与寄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憧憬。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月夜葛氏墓饮酒与子重履仁同赋二首(其一)

明月照行路,青松起悲风。

凉秋饶霜露,草木行已空。

顾影不自得,起行荒寂中。

道逢双石阙,知为古幽宫。

古人不可见,丰碑自穹窿。

上题生前爵,下表没世功。

辛勤名世图,岁久已尘蒙。

剔藓三过读,漫灭不可终。

人生本柔脆,所恃身后公。

金石且复尔,浮云安足崇。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月夜葛氏墓饮酒与子重履仁同赋二首(其二)

步出城西门,言登葛君墓。

葛君生世时,声光盛流布。

那知百年内,倏忽草头露。

遗骸委空山,风雨谁一顾。

寒月照玄堂,荒蒿断行路。

谁应识君来,惟有青松树。

见树不见人,青松乃坚固。

乃知人易彫,独以婴情故。

鉴此念前人,云胡复悲慕。

惊风西北来,肃然动情愫。

扬杯谢诸公,愿言保迟暮。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履仁独留治平寒夜有怀二首(其二)

玄阴失昏旦,朔吹号枯株。

怀君别未久,奄忽岁云徂。

空庭飘微霰,惨澹集饥乌。

城郭黯以凄,况复空村居。

空村白日短,寒云暗郊墟。

青山不为容,黄叶绕精庐。

遥知松窗下,时披古人书。

古人不可见,愿言掇其腴。

谁令事干禄,雕锼失其初。

嗟余亦丧志,与子同厥趋。

岂不怀远业,均受贫贱驱。

朱门富华屋,长途有高车。

宁知饥寒士,一饱不愿馀。

栖栖斥鴳翔,岂与鸿鹄俱。

何当长风发,共夺青云衢。

形式: 古风

春日游支硎天平诸山

麦陇风微燕子斜,雨晴云日丽江沙。

遥寻支遁烟中寺,初见天平道上花。

过眼溪山劳应接,方春草树发光华。

夕阳半岭归舆急,惭愧城中自有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