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游西湖归永嘉

大地疮痍痛正新,南归不避雪纷纷。

柳边人忆一湖锦,松下僧闲九里云。

熟路有缘家易到,空经无字世难闻。

菖蒲涧水濯双足,雁荡山巅曝夕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从西湖返回永嘉的旅程,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感悟。首句“大地疮痍痛正新”虽未直接提及,但暗含了诗人对时代背景的感慨,可能指的是宋末元初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大地遭受的创伤与痛苦正在愈合之中。然而,这并不影响诗中所展现的自然之美和禅意的深邃。

“南归不避雪纷纷”一句,展现了僧人不畏艰难,坚定地向目标前进的精神。即使在大雪纷飞的恶劣天气下,他依然坚持南行,这份执着与坚韧令人敬佩。

接着,“柳边人忆一湖锦,松下僧闲九里云”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与僧人的内心世界。柳岸边,湖水如锦,美不胜收;松树下,云雾缭绕,宁静祥和。这两幅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壮丽,也暗示了僧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熟路有缘家易到,空经无字世难闻”则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与智慧。熟悉的道路意味着对生活的了解与适应,而“空经无字”则可能是对世间繁华与虚妄的否定,强调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与内在世界的丰富。

最后,“菖蒲涧水濯双足,雁荡山巅曝夕曛”描绘了僧人在旅行中的具体场景。在菖蒲涧水中洗脚,象征着心灵的净化;站在雁荡山巅,沐浴夕阳余晖,既是对自然之美的享受,也是对人生旅途的反思与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僧人对生活、自然与自我的深刻理解,以及在动荡时局中寻求内心平静与精神寄托的追求。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结交二首(其一)

凤鸮同为禽,麟虎同为兽。

以彼善恶殊,致令分去取。

恶者伪以善,惑世不可究。

唯在行事间,以理观于久。

或不近人情,避之如避臭。

君子重结交,芳名垂宇宙。

形式: 古风

结交二首(其二)

伐木义不古,伪敬溢颜面。

交接无真情,面是背乃变。

疏则易为恩,密则将成怨。

当学晏平仲,终始保相见。

形式: 古风

隐居谣

布衣暖,菜羹香,诗书滋味长。

形式: 古风

醉乡十二首(其一)

破得愁城了,仍还太古风。

浑然无事国,不与世相通。

地迈华胥外,天归混沌中。

蠢哉蛮触氏,苦死角英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