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其二)十二叔节推以无咎生日于此声中为辞,依韵和答

碧山无意解银鱼。花底且携壶。

华颠又喜熊罴且,笑骐骥,老反为驹。

文史渐抛,功名更懒,随处见真如。

高情敢并汉庭疏。长揖去田庐。

囊无上赐金堪散,也未妨、山猎溪渔。

廉颇纵强,莫随年少,白马向黄榆。

形式: 词牌: 一丛花

翻译

青山本无意展示它的美丽,只在花丛中带着酒壶漫步。
白发人又欣喜地看到熊罴相伴,笑对骏马已老,反似幼驹。
渐渐放下文史,对功名不再热衷,随遇而安,感受到生活的真谛。
高尚的情怀敢于与汉朝官员的清高相比,告别官场,回归田园。
口袋里没有皇上的赏赐金银可以散尽,也不妨碍在山林间狩猎垂钓。
即使廉颇再强壮,也不要追随年轻人的冲动,骑着白马走向黄榆树下。

注释

碧山:青翠的山。
银鱼:形容山色如银。
花底:花丛中。
壶:酒壶。
华颠:白发。
熊罴:比喻勇猛的人。
驹:小马。
文史:学问和历史。
真如:真实的自我。
汉庭疏:汉朝官员的清高。
田庐:田园。
囊无上赐金:口袋里没有皇上的赏赐。
山猎溪渔:山林狩猎和溪边垂钓。
廉颇:战国名将。
年少:年轻人。
黄榆:黄土地上的榆树。

鉴赏

这首宋词《一丛花·其二》是晁补之所作,表达了对友人无咎生日的祝贺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词中以“碧山无意解银鱼”起笔,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暗示友人如山般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接着,“花底且携壶”则体现了轻松愉快的聚会氛围,与友人共度佳节。

“华颠又喜熊罴且,笑骐骥,老反为驹”一句,通过比喻,赞美友人虽已年迈,却依然精神饱满,笑对岁月,如同年轻的骏马。这里寓言了人老心不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文史渐抛,功名更懒,随处见真如”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强调回归自然,享受生活的真谛。接下来,“高情敢并汉庭疏”赞扬友人的高尚情操,即使在官场中也能保持疏离的态度。

“长揖去田庐”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选择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认同。词人认为即使没有过多的财富,也能在山林狩猎垂钓中找到乐趣。“廉颇纵强,莫随年少,白马向黄榆”借廉颇自比,表示即使身体健壮,也不应一味追求年轻时的雄心壮志,而应像白马悠然走向黄榆那样,享受晚年生活。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是对友人生日的祝福,也是对人生智慧的分享,展现了晁补之深沉的人生观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八六子.重九即事呈徐倅祖禹十六叔

喜秋晴。淡云萦缕,天高群雁南征。

正露冷初减兰红,风紧潜雕柳翠,愁人漏长梦惊。

重阳景物凄清。渐老何时无事,当歌好在多情。

暗自想、朱颜并游同醉,官名缰锁,世路蓬萍。

难相见,赖有黄花满把,从教渌酒深倾。醉休醒。

醒来旧愁旋生。

形式: 词牌: 八六子

八声甘州(其二)历下立春

谓东风、定是海东来,海上最春先。

乍微阳破腊,梅心已省,柳意都还。

雪后南山耸翠,平野欲生烟。

记得相逢日,如上林边。

莫叹春光易老,算今年春老,还有明年。

叹人生难得,常好是朱颜。

有随轩、金钗十二,为醉娇、一曲踏珠筵。

功名事,算何如此,花下尊前。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其一)扬州次韵和东坡钱塘作

谓东坡、未老赋归来,天未遣公归。

向西湖两处秋波一种,飞霭澄辉。

又拥竹西歌吹,僧老木兰非。

一笑千秋事,浮世危机。

应倚平山栏槛,是醉翁饮处,江雨霏霏。

送孤鸿相接,今古眼中稀。

念平生、相从江海,任飘蓬、不遣此心违。

登临事,更何须惜,吹帽淋衣。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押[微]韵

万年欢.梅

心忆春归,似佳人未来,香径无迹。

雪里红梅,因甚早知消息。百卉芳心正寂。

夜不寐、幽姿脉脉。

图清晓、先作宫妆,似防人见偷得。真香媚情动魄。

算当时寿阳,无此标格。应寄扬州,何郎旧曾相识。

花似何郎鬓白。恐花笑、逢花羞摘。那堪羌管惊心。

也随繁杏抛掷。

形式: 词牌: 万年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