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其三)答李兼善提举和章

心似孤僧,更茂林修竹,山上精庐。

维摩定自非病,谁遣文殊。

白头自昔,叹相逢、语密情疏。

倾盖处,论心一语,只今还有公无。

最喜阳春妙句,被西风吹堕,金玉铿如。

夜来归梦江上,父老欢予。

荻花深处,唤儿童、吹火烹鲈。

归去也,绝交何必,更修山巨源书。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翻译

心境如同孤寂的僧人,身处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之中,居住在山顶的小屋。
维摩诘想必并非生病,是谁派遣文殊菩萨前来呢?
自古以来,我感叹与人相遇虽多,但亲密交谈却少。
当初相识时,我们敞开心扉的交谈,如今还能找到那样的知己吗?
最喜欢的是阳春白雪般的美妙诗句,被西风吹落,如同金玉撞击般清脆。
昨晚的梦境中,我在江边回到了故乡,父老乡亲们对我感到欢喜。
在芦苇丛深处,我呼唤孩子们点火烤鲈鱼。
回去吧,结束友谊并不一定要像巨源那样决绝,只需保持纯真的友情即可。

注释

孤僧:比喻心境孤独的人。
茂林修竹:形容环境清幽。
精庐:修行者的居所。
维摩定自非病:维摩诘是佛教人物,这里指代不病之人。
文殊:佛教中的智慧菩萨。
倾盖处:初次相见时。
公无:指知己好友。
阳春妙句:高雅的诗句。
金玉铿如:比喻诗句的音韵之美。
归梦:梦中回到故乡。
父老欢予:乡亲们对我的欢迎。
荻花:水边植物,此处营造乡村氛围。
烹鲈:烤鲈鱼,象征田园生活。
绝交:断绝友谊。
山巨源书:典故,指山涛的《与嵇康绝交书》,表示无需效仿断交之举。

鉴赏

这首词以"心似孤僧"起笔,描绘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超然,如同一位深居山林的禅师。"茂林修竹"与"山上精庐"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隐逸的氛围,暗示词人向往宁静的修行生活。"维摩定自非病"引用佛教典故,表达词人并非消极避世,而是有自我修养的追求。

"白头自昔,叹相逢、语密情疏"流露出词人对友情的感慨,虽然相识已久,但真正的心灵交流却不多。"倾盖处,论心一语"回忆过去的相遇,感叹如今能有知己交谈实属难得。

"最喜阳春妙句"转而提到欣赏朋友的才华,"被西风吹堕,金玉铿如"形容对方的文字如金玉般掷地有声。"夜来归梦江上,父老欢予"表达了词人对家乡和人民的深深眷恋,以及在梦中受到乡亲们的欢迎。

"荻花深处,唤儿童、吹火烹鲈"描绘了一幅温馨的乡村生活画面,词人渴望回归这样的简单生活。最后,"归去也,绝交何必,更修山巨源书"表达了词人对于友情的理解,认为真正的友谊无需过多的客套,回归自然和亲情即可。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辛弃疾深沉而豁达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汉宫春.立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汉宫春(其一)会稽蓬莱阁观雨

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岁云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玉楼春(其四)用韵答国兴、仲洽、岩叟

青山不会乘云去。怕有愚公惊著汝。

人间踏地出租钱,借使移将无著处。

三星昨夜光移度。妙语来题桥上柱。

黄花不插满头归,定倩白云遮且住。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六)乙丑京口奉祠西归,将至仙人矶

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

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

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