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立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翻译

从美人登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虽已春归,但仍时有风雨送寒,似冬日徐寒犹在。燕子尚未北归,料今夜当梦回西园。已愁绪满怀,无心置办应节之物。
东风自立春日起,忙于装饰人间花柳,闲来又到镜里,偷换人的青春容颜。清愁绵综如连环不断,无人可解。怕见花开花落,转眼春逝,而朝来塞雁却比我先回到北方。

注释

春幡:古时风俗,每逢立春,剪彩绸为花、煤、燕等状,插于妇女之发,或缀于花枝之下,曰春播,也名恬胜,彩胜。
无端:平白无故地。
年时燕子:指去年南来之燕。
酉园:汉都长安西邦有上林苑,北宋都城汴京西门外有琼林苑,都称西园,专供皇帝打猎和游赏。
此指后者,以表现作者的故国之思。
浑:全然。
黄柑荐洒:黄柑酪制的腊酒。
立春日用以互献致贸。
更传:更谈不上相互传送。
黄梅染柳:吹得梅花飘香、柳丝泛绿。
镜里转变朱颜:谓年华消逝,镜里容颜渐老。
更:何况。
解连环:辛词用此喻忧愁难解。
生怕:最怕,只怕。
塞雁:去年由塞北飞来的大雁。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汉宫春·立春》,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开篇“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以春幡象征春意盎然,美人头上的春幡暗示了春天的到来。接下来,“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表达了对春寒料峭的不满,以及对春暖花开的期待。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借燕子寄托思乡之情,想象它们在梦中飞回旧日的西园。然而,“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则流露出词人未能尽享春光的遗憾,黄柑和青韭本是应时之物,但诗人却未能为之设宴。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一句,词人调侃春风忙碌,无暇闲暇,使得梅花、柳树相继盛开。然而,“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则揭示了时光匆匆,青春易逝的无奈,词人对着镜子感叹容颜渐老。

最后,“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愁绪难以排解,无人能理解。他担心看到花开花落,会勾起更深的离愁,而“生怕见”一词更是透露出对岁月无情的深深忧虑。整首词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词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汉宫春(其一)会稽蓬莱阁观雨

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岁云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玉楼春(其四)用韵答国兴、仲洽、岩叟

青山不会乘云去。怕有愚公惊著汝。

人间踏地出租钱,借使移将无著处。

三星昨夜光移度。妙语来题桥上柱。

黄花不插满头归,定倩白云遮且住。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六)乙丑京口奉祠西归,将至仙人矶

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

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

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二)隐湖戏作

客来底事逢迎晚。竹里鸣禽寻未见。

日高犹苦圣贤中,门外谁酣蛮触战。

多方为渴寻泉遍。何日成阴松种满。

不辞长向水云来,只怕频烦鱼鸟倦。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