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五首(其二)

祸患如棼丝,其来无端绪。

马迁下蚕室,嵇康就囹圄。

抱冤志气屈,忍耻形神沮。

当彼戮辱时,奋飞无翅羽。

商山有黄绮,颍川有巢许。

何不从之游,超然离网罟。

山林少羁鞅,世路多艰阻。

寄谢伐檀人,慎勿嗟穷处。

形式: 古风

翻译

灾祸如同乱丝般纷繁,不知起于何处。
司马迁被囚禁在蚕室,嵇康被关进牢狱。
怀抱冤屈,壮志受挫,忍受耻辱,身心沮丧。
当他们遭受侮辱时,却无法振翅飞翔。
商山有三位隐士黄、绮、许,颍川有巢父和许由。
为何不去追随他们的足迹,超脱尘世的束缚。
山林中少有束缚的枷锁,世间的道路却充满艰难险阻。
向砍伐檀树的人们致意,切勿叹息困苦的处境。

注释

祸患:灾难困苦。
棼丝:形容纷繁复杂。
端绪:头绪。
马迁:指司马迁,古代历史学家。
蚕室:古时对宦刑囚禁之所的称谓。
嵇康:魏晋时期的名士,音乐家。
囹圄:监狱。
形神:外貌和精神。
沮:沮丧。
戮辱:侮辱,羞辱。
翅羽:比喻能力或机会。
商山:地名,有商山四皓的典故。
黄绮:指商山四皓中的三位隐士。
颍川:地名。
巢许:指巢父和许由,古代的隐士。
羁鞅:指束缚,拘束。
世路:世间的生活道路。
伐檀人:《诗经》中的伐檀劳动者,此处借指劳苦大众。
慎勿:千万不要。
嗟穷处:感叹身处困境。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读史五首(其二)》,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忠良遭遇不幸、名士被迫害的情形深感同情和无奈。诗中通过“祸患如棼丝”、“抱冤志气屈”等句子,传达了一种哀愁与怅惘的情绪。同时,诗人也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归隐自然的愿望,通过“何不从之游,超然离网罟”等语句,展现了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平实而富有情感,意境深远。白居易以其直率真挚的风格,在这里探讨了历史与人性的复杂性,同时也透露出个人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读史五首(其三)

汉日大将军,少为乞食子。

秦时故列侯,老作锄瓜士。

春华何炜晔,园中发桃李。

秋风忽萧条,堂上生荆杞。

深谷变为岸,桑田成海水。

势去未须悲,时来何足喜。

寄言荣枯者,反复殊未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读史五首(其四)

含沙射人影,虽病人不知。

巧言搆人罪,至死人不疑。

掇蜂杀爱子,掩鼻戮宠姬。

弘恭陷萧望,赵高谋李斯。

阴德既必报,阴祸岂虚施。

人事虽可罔,天道终难欺。

明则有刑辟,幽则有神祗。

苟免勿私喜,鬼得而诛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读史五首(其五)

季子憔悴时,妇见不下机。

买臣负薪日,妻亦弃如遗。

一朝黄金多,佩印衣锦归。

去妻不敢视,妇嫂强依依。

富贵家人重,贫贱妻子欺。

奈何贫富间,可移亲爱志。

遂使中人心,汲汲求富贵。

又令下人力,各竞锥刀利。

随分归舍来,一取妻孥意。

形式: 古风

读汉书

禾黍与稂莠,雨来同日滋。

桃李与荆棘,霜降同夜萎。

草木既区别,荣枯那等夷。

茫茫天地意,无乃太无私。

小人与君子,用置各有宜。

奈何西汉末,忠邪并信之。

不然尽信忠,早绝邪臣窥。

不然尽信邪,早使忠臣知。

优游两不断,盛业日已衰。

痛矣萧京辈,终令陷祸机。

每读元成纪,愤愤令人悲。

寄言为国者,不得学天时。

寄言为臣者,可以鉴于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