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絜辞三章(其二)

轩辕为国华胥乡,有臣辅者蘧蘧庄。

山河无界岁无历,生不为欢死何戚?

骑牛过溪溪没桥,西来佛祖磨屠刀。

几人入世忘牢骚,脱冠掷地苍蝇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度絜辞三章(其二)》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与批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传统束缚与社会不公的不满。

首句“轩辕为国华胥乡”,以古代传说中的黄帝(轩辕)作为国家的象征,华胥则代表理想中的太平盛世,暗示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接着,“有臣辅者蘧蘧庄”一句,通过描述辅助君王的臣子形象,隐喻了在理想社会中,贤臣辅佐君主的重要性。

“山河无界岁无历,生不为欢死何戚?”这两句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个没有界限、没有时间概念的理想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人们不必为生活琐事而忧愁,也不必为死亡感到悲伤,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由与幸福生活的渴望。

“骑牛过溪溪没桥,西来佛祖磨屠刀。”这两句诗通过奇特的场景描写,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讽刺。骑牛过溪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但溪水中的桥却消失不见,暗示了这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同时,西来的佛祖磨屠刀,既是对佛教慈悲为怀精神的反讽,也暗指社会中存在的残酷与不公。

“几人入世忘牢骚,脱冠掷地苍蝇逃。”最后两句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的不满与痛苦的深切感受。脱冠掷地,象征着对传统束缚的反抗;苍蝇逃,比喻那些试图逃避现实困境的人们。整首诗在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中,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和强烈批判。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度絜辞三章(其三)

猕猴之影侏儒形,蜣螂运垢誇筑城。

筑城万仞抵寸壁,已尽平生拔山力。

防风髑髅混沌胎,微窍可凿通天台。

风雷下驻木公驾,掌上黄河一丝泻。

形式: 古风

赠潘孝廉丈德舆即送其还淮安四章(其一)

予生癖文字,取证惟古人。

不能媚俗好,末意将安陈?

京华二三月,花木争好春。

挺然见孤秀,松盖何轮囷。

休文君故交,佩服逾带绅。

熟耳未觌面,犹疑私所亲。

相将过高室,市远门无尘。

夕翳汛林翠,鸟雀空阶驯。

古貌澹酬接,葛天非近民。

已令区区意,化滓还大淳。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赠潘孝廉丈德舆即送其还淮安四章(其二)

龙门塞砂砾,源绝不可治。

坐令江河流,横溢淆渎支。

启箧示新卷,拂几雒诵之。

悱恻达中腑,缘饰芟外词。

化理兼众妙,沈语耐百思。

若有古人息,隐默通太希。

乃信天地间,元音无绝时。

李杜炯日月,久为云蔽亏。

悠悠千载心,耿耿同此期。

形式: 古风

赠潘孝廉丈德舆即送其还淮安四章(其三)

斯文毓灵瑞,造物亦深至。

轩冕何荣辱,忍与争取弃。

所为先生悲,夙抱宏干济。

即此忠厚心,于世实相系。

奔走长安门,讵为贱贫计?

安能投草茅,论舌听凋敝。

置酒临高台,天宇浩空气。

白云去不返,飞鸟倦谁寄?

为君击剑歌,洒然一流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