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衰草经行处,微灯旧道场。
门人失谭柄,野鸟上禅床。
科斗书空古,栴檀钵自香。
今朝数行泪,却洒约公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秋日漫步至一处废弃的寺庙,感受到一种凄凉与孤寂的情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寺院场所的描述,展现了时间流逝、事物沧桑以及个人情感的变化。
"衰草经行处,微灯旧道场"一句,设置了一种秋意浓郁、光线阴柔的氛围。衰草覆盖着曾经有人走过的小路,而微弱的灯光透过窗棂,照亮了这座古老寺庙。
接下来的"门人失谚柄,野鸟上禅床",则是对现实与过去的一种对比。寺院中的僧侣已经不再,而野鸟却在空无一人的禅床上跳跃,这强烈地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科斗书空古,栴檀钵自香"展现了寺院中残留的一些物品,如同古老的经卷,虽然已经无人问津,但仍旧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不仅是对物质遗存的一种描绘,也象征着精神和文化的持久力量。
最后,"今朝数行泪,却洒约公房"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面对眼前的景象,诗人不禁潸然泪下,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这片刻的落泪之中。这里的“约公房”可能是指寺院中的某个特定空间,或者是诗人心目中的一处私密角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废弃寺庙景象的细腻描绘,抒写了诗人对于过往记忆的怀念,以及面对物是人非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
不详
忽道仙翁至,幽人学拜迎。
华簪窥瓮牖,珍味代藜羹。
洗砚鱼仍戏,移樽鸟不惊。
兰亭攀叙却,会此越中营。
闲闲麋鹿或相随,一两年来鬓欲衰。
琴砚共依春酒瓮,云霞覆著破柴篱。
注书不向时流说,种药空令道者知。
久带纱巾仍藉草,山中那得见朝仪。
不逐时人后,终年独闭关。
家中贫自乐,石上卧常闲。
坠栗添新味,寒花带老颜。
侍臣当献纳,那得到空山。
由来那敢议轻肥,散发行歌自采薇。
逋客未能忘野兴,辟书翻遣脱荷衣。
家中匹妇空相笑,池上群鸥尽欲飞。
更乞大贤容小隐,益看愚谷有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