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三首(其二)

大觉世尊,腊月八夜,子正四刻,睹明星而悟道。

引得后代儿孙,夜半染皂。

智门昨夜伤风,打嚏凑得恰好。

形式: 偈颂 押[皓]韵

翻译

伟大的佛陀,在腊月八日晚上,子时四刻,看见明亮的星星而领悟了大道。
他的事迹启发了后世子孙,半夜里也模仿他的行为。
智门寺的僧人昨晚着凉了,打喷嚏竟也恰巧应景。

注释

大觉世尊:伟大的佛陀。
腊月八夜:农历十二月初八的夜晚。
子正四刻:半夜十二点四分。
睹明星:看见明亮的星星。
悟道:领悟佛法。
后代儿孙:后世的子孙。
夜半染皂:模仿他的行为,如佛教徒在这一天吃粥。
智门:指智门寺。
伤风:着凉感冒。
打嚏:打喷嚏。
恰好:恰巧合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云岫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深夜的故事。诗人通过描述大觉世尊在腊月八日夜半看到明星而悟道的传说,暗示了佛法的启示和智慧的觉醒。"子正四刻"象征着深夜时分,"睹明星而悟道"则象征着灵感顿悟的时刻。后两句则幽默地借智门和尚夜里伤风打喷嚏的情景,说他的嚏声恰好配合了这一主题,增添了轻松诙谐的气氛。

整首诗寓庄于谐,以日常小事表达深沉的佛理,体现了禅宗诗歌的机锋与生活化的特色。

收录诗词(126)

释云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二十三首(其一)

夜半金乌出,寥寥照寰宇。

两眼对青山,通身泪如雨。

形式: 偈颂 押[麌]韵

寄五师北山讲主

一书不问不相违,指迹慕归谁救迟。

莺脰湖边官驿路,舟车十里到凫矶。

形式: 七言绝句

寄东禅宗周讲主

四海六民皆走利,东禅讲主只谭禅。

何年去住灵山寺,招我岩间看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寄兰屋府教

入门便有湘江意,数米幽香见屈原。

萧艾若教同一色,清标不在座中看。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