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荆州泊

南楼西下时,月里闻来棹。

桂水舳舻回,荆州津济闹。

移帷望星汉,引带思容貌。

今夜一江人,唯应妾身觉。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效]韵

翻译

当南楼夕阳西下时,月光中传来船桨声。
桂花香气的江面上,船只往返繁忙,荆州渡口人声鼎沸。
我掀开帷幕仰望星空,思念着你的容颜。
今夜一江的舟行人,恐怕只有我察觉到这份孤寂。

注释

南楼:指南方的楼阁,可能暗示地点。
月里:月光下。
棹:船桨。
桂水:传说中的月宫之水,借指有桂花香的江河。
舳舻:船只首尾相接,泛指船队。
荆州:古代地名,这里可能代指热闹的渡口。
津济:渡口,水上交通。
星汉:银河,代指广阔的宇宙星空。
引带:拉起衣带,形容女子的动作,可能表示思恋之情。
容貌:外貌,这里指心上人的形象。
一江人:比喻众多舟行人。
唯应:只应,表示肯定推测。
妾身:古代女子自称,这里指诗人自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念之情,诗人在南楼西下的夜晚,听到了来自月光中的桨声,这个细节既营造了一个静谧的夜景,也预示着一种孤独与远离。接着,诗人提到桂水上的舳舻回旋,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描绘,也可能象征着内心的波动与变化。荆州津济闹则显示了一个繁华而喧嚣的地方,这与之前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纷扰有所感慨。

移帷望星汉,引带思容貌,是诗中最为动情之处。夜空中的星河让诗人不禁想起远方的亲人或恋人,而那曾经的美好容颜也随之浮现心头。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感,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家国的牵挂以及对遥远所思的无尽哀愁。

最后,今夜一江人,唯应妾身觉,是诗中最为凄美之语。诗人似乎在表达,只有那个与自己心灵相通的人才能真正理解此刻的心境。这句话既是对深情的呼唤,也是对孤独的无奈。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中无法触及的美好事物的一种向往。它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深情与细腻的情感世界,也展示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情思。

收录诗词(242)

李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字:正已
  • 籍贯:自号衡岳幽
  • 生卒年:约737年—约784年

相关古诗词

送王副使还并州

并州近胡地,此去事风沙。

铁马垂金络,貂裘犯雪花。

曾持两郡印,多比五侯家。

继世新恩厚,从军旧国赊。

戍烟千里直,边雁一行斜。

想到清油幕,长谋出左车。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

才子神骨清,虚竦眉眼明。

貌应同卫玠,鬓且异潘生。

初戴莓苔帻,来过丞相宅。

满堂归道师,众口宗诗伯。

须臾里巷传,天子亦知贤。

出诏升高士,驰声在少年。

自为才哲爱,日与侯王会。

匡主一言中,荣亲千里外。

更闻仙士友,往往东回首。

驱石不成羊,指丹空毙狗。

孤帆淮上归,商估夜相依。

海雾寒将尽,天星晓欲稀。

潮头来始歇,浦口喧争发。

乡树尚和云,邻船犹带月。

到洞必伤情,巡房见旧名。

醮疏坛路涩,汲少井栏倾。

别我长安道,前期共须老。

方随水向山,肯惜花辞岛。

怅望执君衣,今朝风景好。

形式: 古风

送客东归

昨夜东风吹尽雪,两京路上梅花发。

行人相见便东西,日暮溪头饮马别。

把君衫袖望垂杨,两行泪下思故乡。

形式: 古风

送韩绅卿

春雨昨开花,秋霜忽沾草。

荣枯催日夕,去住皆须老。

君望汉家原,高坟渐成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