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感兴十七首(其三)》由明代诗人林大钦创作,展现了其深邃的哲思与道德追求。
首句“达德无贤愚,斯人共载之”开篇即揭示了道德的普遍性,不论贤愚,皆应遵循高尚的品德。接着,“众欲纷然垢,中灵忽以亏”两句,描绘了世俗欲望的纷扰如何侵蚀内心的纯净,使心灵蒙尘。紧接着,“君子重慎独,恒德终不移”强调了君子在独处时也需谨慎自省,保持道德的坚定不变。
“一心贯金石,动静齐所宜”则表达了内心坚定的力量可以超越物质世界的坚硬,无论行动或静止,都应符合道德的原则。最后,“考索非吾训,率性非吾欺”表明了诗人反对盲目追求知识和规则,主张遵循本性行事,不欺骗自己。而“伊游慎所事,永超无欲期”则寄寓了诗人对自我修养的追求,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谨慎行事,最终达到超越世俗欲望的理想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探讨了道德修养、个人本性和理想追求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与人性的深刻洞察和追求。